标签:
产经/公司财富人生证券/理财股市评论证券理财随笔/感悟财经出版传媒 |
分类: 新媒体 |
怎样看待“出版传媒”首日暴涨超过300%?
---“热炒”新股的现象说明中国股市的不成熟
“出版传媒”是辽宁的一家将编辑业务及经营业务打包整体上市的新闻出版公司,公司主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出版及批发,对外出版、发行、印刷贸易,互联网出版、发行,广告、会展、文化服务,境内外投资、资产管理与经营业务。
作为中国出版企业第一股,“出版传媒”上市当天表现着实抢眼,开盘报16.63元,比发行价4.64元飙升258.4%,最高至22.99元,收报19.93元,暴涨329%,成为目前为止表现最牛的沪市新股。在股市并不是十分“牛气”的情况下,“出版传媒”取得这么高的首日涨幅确实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出版传媒”上市首日超过300%以上的涨幅正常吗?一些人可能说没有什么不正常,有人想买、有人愿卖有什么不正常,从股市的交易上讲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但是我们从“出版传媒”投资价值角度上分析,“出版传媒”出版首日暴涨就有些问题。
问题之一是“出版传媒”到底值多少钱,在上市前给出的发行价格是4.64元,这个价格定的合理吗,它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合理为什么上市以后一、二级市场上有如此巨大的差价,如果市场炒作的价格是合理的,那么说明开始的定价是低了,新股上市发行一二级市场有一定的差价并不奇怪,只是差异如此之大,上市公司就有“贱卖”之嫌疑。
问题之二是“出版传媒”投资价值有多大,以第一天收市的价格测算其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00倍以上,它的成长性真有那么大吗,“出版传媒”的利润能够保证股民就有的收益吗,对比中石油的赢利能力,股民以这么高价格购买有投资价值吗?当然许多人会说我们不是追求红利,而是为了追求有股票价格上涨的增值,问题是没有业绩支撑以后谁会一直炒作下去,股票价格还有上涨的潜力吗,到了没有人炒作时,谁还会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所以,出版传媒”首日的暴涨只能是一种人为的炒作,而且从77%首日换手率也可以看出人们的炒作热情。实际上,“出版传媒”的炒作并不一个特例,许多新股都被炒作,尤其是一些小盘股。
为什么人们要炒作新股,而且炒作的热度不减,这说明我们在新股发行上有问题,一是新股的价格定价偏低,而且新股上市的头几年都有良好的“业绩”表现,让新股具有一定的炒作的价值;二是机构投资者目前是新申购的主力,他们为了取得自己的申购效益,就必须把新股的价值炒高,否则以如此低的中签率,申购新股就无利可图。
实际上,对新股不正常的炒作说明中国的股市和股民都不成熟,如果股票的发行价基本合理,二级市场上就没有太多的炒作空间,另外如果大多数的股民都比较理智,那么机构投资者想“炒高”新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香港股市中,新股上市就暴涨300%以上的事情很少发生,这种现象也可以说是中国股市的特色之一。
对于这种事情,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上市公司的定价方式和申购方式,同时也希望普通股民的投资理念更加成熟,“炒作”可能做一时得益,但是风险仍然很大,因为没有总是上涨的股票,尤其是一些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暴涨暴跌是不可避免的。
出版传媒(baidu财经)(601999) | |
牛股密码 | 评级 | 描述 | 详细 | |
操作分析 | ★★★☆ | 好 | 没有对应的运行阶段 | 无 |
最新机构预测中性 | 一般 | |||
大盘处于短期低风险区 | 好 | |||
股价处于短期无压区 | 好 | |||
主力分析 | ★ | 很差 | 无控盘数据 | 无 |
无主力持仓数据 | 无 | |||
无主力家数数据 | 无 | |||
无股东变化数据 | 无 | |||
价值分析 | ★☆ | 差 | 主营业务增长2.16% 净利润增长38.49% 毛利率达到22.73% | 差 |
无业绩预测数据 | 无 | |||
无合理估值数据 | 无 | |||
4次机构评价得分0分 | 中性 |
更新时间:2007-12-21.以上数据每天18:00更新(周六日不更新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