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数字出版社群化屈辰晨交流用户it |
分类: 数字出版 |
近日,一个还在内测中的新创社群网站揭起波澜,Streamy,一个试图打破DIGG模式与个性化新闻订阅的网站,进一步挑逗人们的判断力。其竞争资本就用最通俗的词来形容:社群化。
「社群化」已经成为IT人耳里的糖果,听到了就一阵香甜。而数字出版在中国,也成为越来越多出版人心目中的殖民地,当社群化的数字出版形态发端于业界的时候,我们比哥伦布能更早的预见未来的价值。
社群网络的基石是大众的、共享的、平等的。而数字出版更像一个庄园。庄园主(资源提供商)的劳动除了DIGG机制的遴选后推荐给用户的过程,还蕴含着资源的选择性获取。一个通往大众的数字出版平台的尽头,不是专业化,就是冷冰冰的手术室,毫无乐趣可言。
数字出版的社群化不是一个伪命题。但我不认为在一个平等共享的数字出版平台下能产出足够多的果实,维基除外。
传统观点认为社群化的趋向是数量众多的岛链,基于此而形成的长尾生产与传播。但当我们一味的迎合大众去设计数字出版平台的时候,也许也为我们的失败植入种子。不要过多的去揣摩用户,当然你最好让他快乐的相信,你所做的不是让他成为更加愚蠢的傻瓜,事实上,我们该做的,就是培养他们成为他们不期望的那种人。
不要误解,我说的是,让他们成为你平台的忠实FANS。
对于适合社群化的数字出版平台而言,我们所能做的有一点----建立开放的群体部落。用社群的力量吸引用户、筛选用户,即让用户的自然选择与交流成为你服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