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斯蒂芬·金美国出版业屈辰晨新媒体数字出版 |
2000年3月,美国电子书出现了一个转折性的历史事件,斯蒂芬·金成为了第一个电子出版的领导性品牌。在巨大的名人效应推动下,广大消费者趋之若鹜的购买其数字化短篇作品《骑乘子弹》,该作品即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在便携的手提器件阅读,每份拷贝售价2.5美元。一本1.6万字的作品开创了一段数字出版佳话。总下载量当时数据为50多万份,空前的影响力引发了新一轮的电子图书产业并购,交易,开发热潮。
与此同时,电子书时代的呼声不绝于耳,Adobe和微软公司凭借各自的资源优势,在桌面,个人数字帮手设计版式和阅读电子书方面建立了软件系统,2000年微软宣布进入数字出版领域,随后不久,Adobe公司和电子书出版商“玻璃书”宣布,他们联合推广玻璃书阅读器和Adobe多变式阅读器(Adobe Acrobat Reader),同年,“宝石星国际”收购了美国第一家电子书公司“纽沃媒体”和“Softbook”,火箭电子书这个曾号称自发明活版印刷以来出版业最伟大的创新的产品,再带来一片鼓舞人心的浪潮后,也伴随着电子书概念的升空而慢慢走向解体,电子书的时代在斯蒂芬金的一片热浪中沸腾了。
微软相继和巴诺连锁书店,西蒙*舒斯特,兰登,时代华纳进行合作。微软得到畅销书的内容,利用自己清晰式版式的软件图书,迅速在“电子写作网”上进行推广。电子书的升温,使出版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网络的建设,时代华纳Ipublish.com,兰登书屋的重印出版社AtRandom,巴诺连锁书店的超级电子书店……按需印刷技术在此时也迈进了一步,众多的出版机构,互联网公司投身跳入“新媒体” 之海。后来居上的”探索者媒体”和”易伯雷里”,甚至已经为众多出版社谋划好了在线书库的盈利地图。
数字版权管理商如“版权世界网”“互易网”为出版商们提供因特网的版权服务。他们在这个设计完美的电子书产业中似乎又安上了一道保险。
伴随着2000年的世界互联网行业低谷,电子书市场也呈现出颇多不和谐声音。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数字产品公司在电子书的泡沫中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