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

分类: 经典故事 |
关于这样的故事我在博客中发过不少了,现在也是很喜欢看的。当然,我每天晚上都在快手上听的‘大脸哥哥讲故事’也是有不少这样的事件,而且都是真实的。在生活中,就算我们不特意去做一些好事,但也不要去做坏事去害别人,不要不相信,你做了坏事一定会得到报应的,就算不报应在自己的身上,也会殃及到身边的亲人,所以不要总想着怎么去谋害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心思摆正一些,也许你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也是我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习做一个好人,还得是不能被坏人欺负的好人,用一颗善良的心来渡自己的人生吧。
清朝年间,在潼川府有一个叫王小二的男子,会有一手烧碗的手艺,一生都是以此为生。每次炼制好后,他都会将烧好的碗拉着到集市去卖。
由于王小二家距离集市的路程较远,所以每次要去集市时都是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准备,然后上路前往集市。如此这般过去十几年,王小二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份营生。
每一次的出门,王小二都还觉得很是幸福,因为老伴儿每次都会送出门外,嘱咐他路上要小心。
每次赶集,王小二都会驾着车顺着山野土路往集市上赶,那可真是披星戴月,可也没办法,为了讨生活嘛。等他到了集市上,天也就亮了。
随着王小二常年赶集卖碗,也就有固定的摊位,跟集市上的小商小贩也挺熟悉。
卖碗这个生意一年当中,也就到了年底能红火一些,因为家家都得添置新碗,为过年作准备。至于平常,那生意可就是马马虎虎了。
不过对于王小二来说,倒也能够混个温饱。
每天王小二摆好了摊,就坐着等着主顾上门,零零散散的也卖了一些出去。等到集市散了,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王小二才开始收摊,往家走的时候可就又天黑了。
这一天,王小二赶着马车往家里走,当走到一路林子处时,就在路边的林子里走出来几个小孩儿。
见到几个小孩子,王小二被吓得一惊,急忙刹住马车,心想:“这谁家的孩子啊,这么晚了还不回家。”
这王小二倒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想到这里,他把马车停好,从车上下来,走到几个小孩子跟前就问:“天都黑了,你们怎么还不回家啊?”
那几个小孩儿就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出来玩得晚了,现在想回家,可是我们很累走不动了,大爷你可不可以捎我们一段路啊?”随后,其中一个小孩又说了他们要回家的路线。王小二一听,发现与这几个小孩要走的路线正好相同,于是就让几个小孩上到马车上。几个小孩子兴奋地大叫起来,三下五除二地就爬上了马车。
王小二赶着马车,就继续前行。
在路上,王小二就与几个小孩子聊起了家常,问道:“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啊。”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说了一通,也就各报了家门。
王小二听着几个小孩子报的家门,觉得很是耳熟,却并不认识,也就没再多问,一直把那几个孩子送到了村口,让那几个孩子下了车。
几个小孩子下车后,向王小二道了一声谢谢,就嘻嘻哈哈地往村里跑去。
王小二坐在马车上,一直瞅着那几个孩子跑进了村里,这才又继续赶着马车往自己家走。
回到家里,王小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上床睡觉了。
到了第二日,王小二本也要去潼川府赶集卖碗,可是直到天都大亮了,他都还没有想出床。
这一下,老伴儿可就觉得有些奇怪了,于是就叫醒了还在熟睡的王小二。
王小二被老伴儿叫醒后,一看天色,心中大惊,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睡过头了,居然睡到这个时间点了。
一时间,他急得堂堂转,急忙起床穿衣,连脸都来不及洗,就准备出门去。
老伴儿看他精神头不太好,就劝道:“老头子,要是身体不舒服,今天就不去赶集了。你看这天色也已经不早了,现在去怕是也卖不了几个钱。”
王小二可没有听进去老伴儿的话,依旧套了马车,装上炼制好的碗,出门到潼川府集市去了。
等他到了集市上时,天都已经大亮了。
停好马车,王小二就开始卖碗,可卖了足足一上午,也没卖几个钱。
等到了中午,应该吃午餐的时候,王小二就到一个相熟的包子摊上吃起包子来。
吃包子时,和他坐在一桌的是在集市上给人批字算卦的李三算。二人闲聊之时,李三算说:“王小二,你老这气色看上去不对啊。我瞅你这气色可不怎么好,你没遇上什么事儿吧?”
“我能有什么事儿啊,可能是这几天连着赶集累了吧,毕竟年纪大了。”王小二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吃自己的包子。
其实,对于李三算,王小二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必须,他可是不太相信算命之事。
所以,王小二对于李三算说的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
吃了午饭后,王小二就又回到马车处,接着卖碗。
因为起得晚了,所以当天王小二就在集市上多摆了些时间,等他往家赶时,天都已经黑了。
当晚,王小二儿赶着马车再次路过头天遇上那几个小孩子的地方的时候,他看见那几个小孩子又从路边的林子里钻了出来。
几个小孩子出现后,和头一天是一样,他们想要搭王小二的车回家。
王小二也没多想,就又让那几个小孩子上了车,一直到了头一天的那个村口,那几个小孩子同样是下车进了村。
到了第二日,王大爷又起晚了,同样是赶了个晚集。
这一天啊,他在看摊的时候,居然还睡了过去,同时还觉得昏昏沉沉的,浑身没劲儿。中午时分,到了吃饭的点时,王小二就碰上了李三算。
李三算见到王小二后,就主动上前打招呼:“老王,这都吃上了啊。来,给你个东西。”说完,就拿出一个物件交给王小二。
王小二担心李三算没完没了,也不答话,直接就将东西接了过来,随后揣到上衣兜里。这一天,王小二的买卖也不怎么好,又是卖到了天黑的时候,方才收了摊儿。
在回家的路上,王小二一边赶着马车,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李三算说的话。
一盘算,顿时觉得有些惊奇。心想,这几日我这精神头不好,能不成真是让什么东西给缠上了?
他正在琢磨着呢,马车就到了遇见小孩子的地方。这时,他就看见路边站了几个小孩,正是头两天坐他马车的那几个孩子。
奇怪的是,那几个站在路边的孩子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高高兴兴地跑过来上马车,而是站得远远地观望。
见得此景,王小二就大喊道:“喂,孩子们,你们站那么远干吗呢?快过来上车回家了。”
可是,那几个小孩子依旧站在原地,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上前爬到车上。
王小二正在奇怪的时候,其中一个小孩就说:“我们害怕,我们不敢上你的车。”
听闻此声,王小二就有些纳闷了。可转念一想,难道那几个孩子怕的是自己兜里揣的东西吗?
想到这儿,他就把李三算给的符纸给掏了出来。他看着手中的符纸,在心中想道:“这几个小孩子就算不是人,但是他们也没有害过我啊。他们不就是搭了个顺风车吗?”
想到这里,王小二就把那个符纸给扔到路边的杂草里了。
符纸一经扔出,那几个孩子就乐颠颠儿地爬上车了。
王小二用余光打量那几个孩子,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又把他们送到了村口,看着他们进了村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小二都在家里炼制碗,就没有去赶集。
这一天,他到一个叫刘家村的地方去送货,送到后卸了货,收了钱,就跟那个村民问起了关于刘福贵家的事情。
因为啊,他送的那几个小孩子聊天的时候,总会说到刘福贵这个名字。
王小二这么一问之下,没想到该村里还真有那么一个人。
于是,他就又问了那家五个孩子的事。
可奇怪的是,提及此事时,那个村民就有些含糊切词,不愿意说清楚情况。
在王小二的一再追问下,那个村民才说出了刘福贵家确实有五个儿子,可是在两年前的一次事故中全都死掉了。
那个村民根本就不知道王小二为什么会问起这事儿,疑惑地看着王小二,就问了起来。
可是,王小二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没直说,而是含糊着应了一声,随即起身就走了。
王小二离开了刘家村,又到街市上去买了一些日常需要用的东西,直到下午了才往家里赶去。
当他走到半路的时候,天空中乌云密布,随后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此时他所在地方,那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时间王小二只好使劲地挥着鞭子,吆喝着让牲口跑快些。
只有这样,他才能赶快地回到家中。
那牲口被靴子打得生疼,就一路往前狂奔。
说巧不巧,在半路上时,突然间从草丛中蹦出一只兔子来。
这兔子一出现,那牲口一下就受了惊吓,顿时发了疯似地跑了起来。
王小二大急,急忙拉扯绳子,可是怎么拽都拽不住了。
马车急速向前,在路过一个弯道的时候,车轱辘一滑,掉下了路边的土坡下。
此刻,王小二想下车已经来不及了,就感觉车轱辘一直往下滑。
此时此刻,王小二在心里暗叹道:“完了,这回完了,连人带车滚下坡去,不死也得残废。”
就在他觉得车子快要完全不受控制的时候,突然间车身猛地停了下来。
王小二心中一惊,随即往后方一瞅。
此刻,他看见这些天一直搭他车回家的那几个孩子们正在用力地拉着马车。
此时的王小二已经知道这些小孩们早就已经死了,可此时的自己正是生死攸关之际,他也顾不得细想,扬起鞭子,猛抽牲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赶到了土坡上。
王小二死里逃生,把车停好后,想过去看看那几个小孩子怎么样了。
可是当他走过去往土坡下一看时,却发现哪里还有小孩子啊,只有几个陷入到泥巴里的牌位。
王小二见到几个零落的牌位,顾不上泥泞跳下土坡,就将几个牌位捡了起来,擦掉了上面的泥水。
看到牌位上的字,王小二知道这几个牌位正是刘福贵家那个小孩子的。
于是,王小二就带着牌位来到刘福贵家,把牌位交给了刘福贵,并把发生的事情向其说了一遍。
刘福贵也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可思议,他们夫妻俩痛失无子,在家中供上了牌位,可怎么会在土坡里呢?
至于王小二每天遇到他们的树林,正是几兄弟生前常去玩的地方。
王小二如今还是每天赶着牲口去到潼川府赶集,见人有难时,他还是会伸把手帮一下。他时常说:“人嘛,总要多做好事,要相信好人总会有好报的。”
前一篇:2023·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