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生活记录 |
分类: 心情日记 |
(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的大门,据说夜景十分美丽。)
我的大学是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审计学院以前挺一般,现在却很牛B。据说得是各省(江苏省除外)高考成绩前多少名才能进去,据说主要是专业突出且招生太少的缘故。
但不论如何,我们算是南京审计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就好比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太空勇士,即便后来者已经开始在月球建筑高楼,那他永远也是踩着我们留下的足迹。
这次的同学聚会有一项内容是参观新校区。新校区很远,从位于汉中门外凤凰西街的老校区出发,乘学校大巴就需要2个多小时。一个字:远。
想我等当年,乘坐学校门口的18路公交车,到达南京最中心的新街口也就4站地儿,连打个小盹都不可能。现在可好,梦里花开花落好几回,新校区的灯火依然遥不可及。
不过我想,也有好处,免去进城花钱肉痛之苦,省下时间可以阅书无数。果真如此,也不枉各地费心尽力苦建大学城的初衷。
但是,虽然学校的老师和南京本地的同学对新校区极尽美誉,眼前的一切还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新校区不仅大,并且大而得当。
我们用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走马观花了新校区,我们不禁想起20年前老校区的模样,在为美丽的母校感到自豪的同时,心头当然也涌起些许的失落和遗憾。
南京审计学院的老校区基本上跟一所中学的规模相当,从北门到东门步行也就一根烟的工夫,至于南边和西边基本上是菜地和鱼塘,没门,却总有蛙声悠扬,荡气回肠。
如果套用鲁迅先生的经典表达方式,或许能够地准确描述当时老校区的模样和我们的心情,“我们的校园有两座楼,一座是灰色的,另一座也是灰色的……”
哈,学校太小,大家一不留神就出了校门,所以同学们的业余活动主要安排在校外。如此一来,长江路上的咖啡屋、录象厅,中山路上的书店、电影院,夫子庙的蟹黄包,莫愁湖畔的旱冰场……在大家的回忆中简直就是大学生活的代名词了。
就在新校区充满诗情画意的湖边,我感慨万分地说——如果我有幸,能够在这样的校园里重新度过美丽的大学时光,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在成为合格的审计师之前首先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
参观的尾声,我们每个人都在一本留言簿上给母校写下一句自己想说的话。我是这样写的:我们都是母校的孩子,孩子出息,给母校添光彩;母校是我们永远的家,家越美,我们越自豪。
(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湖光山色十分了得。)
(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一角,在这里我很可能首先成为一名诗人。)
(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沙盘前的两代人:2007年刚刚入学的新生。)
(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沙盘前的两代人:1987年入学的首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