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0年十大出版事件 文著协“宣战”百度文库
(2011-03-14 22:45:43)
标签:
百度文库文著协避风港红旗原则侵权文化 |
盘点2010年十大出版事件 文著协“宣战”百度文库
2009年11月12日,百度知道文档分享平台测试版上线,此为百度文库的前身。与中国视频网站的前期运营模式类似,百度文库向用户提供了一个平台,鼓励上传各类文字内容,供其他用户免费阅读;上传者与阅读者间可使用虚拟积分偿付,百度通过广告营利。
就在百度文库上线一个月前,谷歌刚被中国文著协(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指责,在其“数字图书馆”计划中,非法扫描了中国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谷歌数字图书馆与百度文库的差异在于,前者的内容由公司自身扫描,后者则由用户上传;前者向读者收费后与作者分成,后者则双向免费。
2010年1月,继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在华运营流产后,文著协将维权方向转向百度,与盛大文学召开联合发布会,指责百度及百度文库侵权。同时,盛大文学宣布,就旗下五部网络小说,向百度进行维权诉讼。3月,上海市卢湾区法院受理此案。随着百度文库的发展,文著协接到的投诉也与日俱增,包括作家张抗抗、陈建功,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
11月初,侯小强称,盛大文学旗下知名小说的95%都出现在百度文库中,号召出版商与作者参与起诉百度。11月12日,作家陆琪征得上百位作者联合署名,呼吁成立行业维权组织,起诉百度文库对其作品侵权。12月9日,文著协、盛大文学,与磨铁图书公司共同发布了《针对百度文库侵权盗版的联合声明》。据悉,文著协已向国家版权总局、北京版权局,对百度文库进行行政投诉;侵权诉讼、甚至刑事责任追究则由盛大文学继续进行。
就此,百度公关部辩称,百度文库是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所有的文稿、档案等资料均来自网友上传。百度本身并不上传侵权的书籍和作品,因此百度并没有侵害作家和出版机构的权益。
百度的解释其实就是互联网行业所谓的“避风港原则”,即当网络平台提供者不制作内容时,如果被诉侵权,有删除义务。如果侵权内容未在其服务器上储存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被删除,则被告不承担侵权责任。盛大方面强调的是“红旗原则”。当侵权行为明显到如同鲜艳的红旗一样,连普通人也一眼能够看出时,网络服务商就不能够再视而不见,应该主动负起监测、删除、排除的义务,以对抗避风港原则的滥用。文著协方面也认定百度属于百分之百侵权。
受网络下载摧残而倾覆的唱片业,会不会成为出版业的明天?主管部门的管理态度将是整个行业生态的关键。可以借鉴的管理案例是,2009年年底,广电总局对网络视频市场进行空前的整肃,强调所有在网上提供视频服务的公司,都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不然工信部会因此删除备案号,直接关站。其间,数千家传播盗版视频的小网站被关闭,正版内容商的运营价值得到了体现。
据了解,目前的百度文库已经建成涵盖教育、外语、考试、专业文献、生活娱乐等近十个分类,其中,教育类相关文档资源超过800万份,有关文学的文档约有80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