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花江回想

(2010-05-02 23:21:53)
标签:

松花江

哈尔滨

黑龙江

黑大

三花

五罗

秋林红肠

大列吧

文化

松花江回想

洪波维奇

    去年,同事张树英老师带我去参加一个聚会,有幸跟著名编剧远方老师坐一桌。在张老师的引荐下,就认识了远方老师。远方是他的笔名。因为都是黑龙江老乡,所以聊起天来比较投缘。当时听他说是电视连续剧《松花江上》的编剧,不由心生敬佩,同时对这部电视剧也充满期待。因为我大学四年就在松花江畔的黑大(全称“黑龙江大学”)度过,毕业后在哈尔滨还工作了四年。哈尔滨这座坐落在松花江畔的城市,松花江这条充满灵气的河流,给了我太多的记忆。

    1988年的冬天,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十来个男女同学就带着当时的外教谢尔盖去过松花江上,在厚厚的冰面上打闹,那时的天很冷,白天至少也得30度。把谢尔盖冻够呛,我穿的也少,但是可以忍受。尽管很冷,但是回到学校,大家都非常兴奋。从食堂打回饭菜,在我们宿舍一起聚餐。那时留下的几张照片,还显示着我们年轻的面孔和瘦削的体格。后来,夏天有“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冬天有“哈尔滨冰雪节”,外地的同学朋友来了,外宾、客户来了,几乎都要到松花江边,太阳岛上、江边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兆麟公园……松花江这条哺育了多少黑龙江人的母亲河,永远是我年轻时代的最美好记忆。

    松花江绵延数千里,向东在我国的最东边的城市抚远县,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合。在抚远县三江汇合处,这里是我国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区。这种珍贵的鲟鱼营养价值极高。据说,黑龙江的俄方水域里大马哈鱼比较多,我国渔民经常驾船越过主航道中心线去打渔,经常会出危险。

    1992大学毕业后,经常出差到黑河,从黑河过境去俄罗斯。黑河当地朋友就介绍,在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里有珍贵的野生鱼类:“三花”、“五罗”、“一岛”。吃过其中的几种,但是印象不深。据说现在都比较贵。

    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有很多文艺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龙江人,比如,王刚播出的广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影视作品《夜幕下的哈尔滨》、《步入辉煌》、《东北抗日联军》、《赵一曼》、《赵尚志》、《十三省》,“小人书”《赵一曼》,著名俄苏文学专家李延龄老师主编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黑龙江大学俄语系辞书编写组编纂的《俄汉大词典》、《俄汉详解大词典》。

    哈尔滨曾经有很多俄罗斯侨民,就连建筑、饮食、服饰等都保留了很多“老毛子”的痕迹,哈尔滨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都说哈尔滨姑娘敢穿,大冬天,大街上随处可见脚蹬长筒皮靴,腿上穿着丝袜子、一身裘皮的时髦女性。中国最早的啤酒(1900年)“哈啤”永远是我们哈尔滨老客的最爱,走到哪里都想喝几口“哈啤”。秋林公司的里道斯红肠、大列吧(面包)、大虾糖永远是外地游客对哈尔滨记忆的首选。红肠和大列吧是俄罗斯工艺,俄罗斯风味。每天,秋林公司一上班,柜台前就挤满了抢购红肠和大列吧的顾客。几乎十点前就卖光了。机场一般还有的卖,但是,价格可要比市内贵很多喽。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因为这里有条松花江。

    不过,无论翻译成什么语种,“松花江”都不是直不楞腾的“Songhuajiang”,而是“Songgari”(据说为满语)、“Сунгари ”(俄语,重音在前)。

   

小贴士: 

    “三花”指产于松花江的四种名贵鱼产,当地分别称鳌花鱼鳊花鱼(边花鱼)、季花鱼(吉花鱼、鲫花鱼)和岛子鱼。

    鳌花鱼又称麻鲤,属鲤科,学名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头长小于体高。吻长小于活等于眼后头长。下唇两侧叶狭窄,颐部中央有一小三角形突起,须1对。体侧有7~11块大黑斑。为江湖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昆虫的幼虫为主要食物,也食软体动物和小鱼。生殖季节在4~5月,分批产卵。卵粘性,附着于水草上发育。最大个体达4市斤左右。分布广,全国各个要水系都有分布。
  鳊花鱼即
长春鳊,属鲤科。学名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ilewsky),俗名鳊鱼、长身鳊、草鳊、油鳊等。体侧扁,呈菱形。腹棱明显,自胸鳍直至肛门背鳍刺粗壮而光滑。臀鳍条3,28~34。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草食性。生殖季节4~8月,以6~7月最盛。在流水中产漂流性卵。生长较慢,常见体重为1市斤左右,最重可达4市斤。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可作为饲养对象。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季花鱼即
鳜鱼,学名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又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胖鳜。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上颌后伸至眼后缘。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幽门垂200左右。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域。有在湖底下陷处躺卧的习性,夜间活动觅食。凶猛性鱼类,食其他鱼类和虾。生殖季节在5~7月,产浮性卵。肉质优良,少细刺,向披誉为名贵鱼。产量较高。现已试行人工繁殖和饲养。分布于全国各主要要水系。
  五罗”是指哲罗、同罗、雅罗、法罗、胡罗。
    哲罗是凉水性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是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肉质细密,可做馅包饺子、烩鱼片等;法罗,比哲罗小,但习性相似,肉鲜美宜做汤;雅罗、同罗、胡罗,都属小型鱼类,最大一尽多长,这几种鱼物美价廉,是城乡人民喜爱的佳肴。

    岛子鱼又名白鱼,自古松花江上渔民即以江水煮白鱼款待贵客,传为美谈。后经烹饪高手潜心制作,创出了“清蒸白鱼”这道名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