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出版经纪人版权交易会 |
在欧美,出版经纪人及其活动早已得到广泛认可,其活动更是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而在中国,出版经纪业尚处于萌芽状态,虽然这批扮演出版经纪角色的人早已悄悄浮出水面,但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出版经纪人。
“目前,国内的版权代理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出版经纪人的角色,但版权代理公司更多地是将其工作放在了对外版权贸易上,而一些文化公司却在打擦边球的情况下介入出版的收益。他们身上有出版经纪人的特征,但并不专业,并不是完全以代理作者作品为重心。”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陈凤兰这样描述目前的“准出版经纪人”。
北京博克世纪图书工作室总经理纪凯表示,从整个大环境来说,无论是出版商、作者还是出版经纪人,均缺乏对出版市场应有的尊重和了解,相关制度及诚信的缺失,造成出版经纪人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从作者到经纪人再到出版商三者之间形成不了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出版经纪人也就无从谈起。
对于以前为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经纪人,知名策划人杨文轩认为主要是受限太多。一方面,受限于出版产业的环境。“虽然是一个传统产业,但是由于政策限制,一直处于低层次运营状态。
出版产业尚未形成良性的、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民营出版策划公司,都缺乏操作能力,产业的生态链条无法形成。”另一方面,还受限于目前的信用环境。这种信任介于作者与经纪人、经纪人与出版商之间,包括对彼此操作能力的信任和职业道德方面的信任。
纪凯则从出版周期和稿酬偏低的角度阐释了无出版经纪人的原因。首先,我国出版社的账期普遍太长,即使出版经纪人代理稿件出版成功,也会面临被作者催款的压力,此外,又要随时面临因出版商的拖欠稿费行为而被迫导致对作者的“失信”和“拖欠”行为,由于起诉成本较大,使得出版经纪人处于夹缝中的两难境地。其次,由于国内稿费标准偏低,出版社隐瞒印数现象时常发生,即使书稿顺利出版,分摊在作者和经纪人头上的利润也不会很高,很多作者不愿意再找“中介”来瓜分利润。
作为出版经纪人,纪凯还认为他们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拥有和掌握大量的出版资源,熟悉出版市场;要熟悉相关出版业的法律法规及图书版权方面的知识;要诚实守信,专职敬业;要有很强的图书市场运作和策划能力。
“好的出版经纪人扮演的应该是超越于作品本身之外的重新包装和策划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利益最大化的提升。”纪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