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俄罗斯布克奖”揭晓
张洪波
2007年12月5日,第16届“俄罗斯布克”文学奖在莫斯科金环饭店揭晓,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以长篇小说《马蒂斯》夺得桂冠,获得奖金两万美元。其他五部入围作品分别获得奖金2000美元。本年度俄罗斯布克奖评委会由俄罗斯作家、翻译家阿萨尔·艾佩利、散文家奥列格·扎永奇科夫斯基、评论家萨米依尔·卢里叶、诗人兼散文家奥列霞·尼古拉耶娃和剧院导演亨利耶塔·雅诺夫斯卡娅等五人组成,阿萨尔·艾佩利任评委会主席。
参与角逐本年度“俄罗斯布克奖”的其他五部入围作品是: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丹尼埃尔·施泰因,翻译家》、安德烈·德米特里耶夫的《“快活”海湾》、尤里·马列茨基的《针尖》、伊戈尔·萨赫诺夫斯基的《万事通》和阿列克斯·塔尔恩的《上帝不玩骰子》。
与此同时,青年作家、记者麦娅·库切尔斯卡娅以《雨神》荣膺“大学生布克奖”,获得奖金25000卢布。
俄罗斯“布克文学奖”由英国布克文学奖评委会于1991年12月设立,是自1917年以来,第一个非政府非官方设立的文学奖。自2002年起,该奖项更名为“布克—开放的俄罗斯”奖。该奖已经成为俄罗斯最重要、最权威的文学奖项之一。所有提名作品尤其是入围作品都有不俗的市场反应。2006年,这一奖项又恢复到1991年创立时的名称——“俄罗斯布克奖”。俄罗斯布克奖的赞助方已经四易其主,今年的赞助方为BP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本年度其余五部入围作品每部作品的奖金额度由以前的10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1992-2006年,马·哈里托诺夫、弗·马卡宁、布·奥古贾瓦、格·弗拉基莫夫、安·谢尔盖耶夫、阿·阿佐尔斯基、亚·莫罗佐夫、米·希什金、柳·乌利茨卡娅、奥·巴甫洛夫、冈萨雷斯·加利耶沃·戴维、瓦·帕·阿克肖诺夫、杰·尼·古兹科和奥莉茄·斯拉夫尼科娃获得“俄罗斯布克奖”。2008年,译林出版社将翻译出版2006年度斯拉夫尼科娃的获奖作品《2017》。
评委会主席阿萨尔·埃佩尔说,评委会的选择很不容易。参评作品引起了最深刻和最认真的关注。最后,评委们在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的《马蒂斯》和尤里·马列茨基的《针尖》之间选择了《马蒂斯》。
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1970年生于阿塞拜疆,毕业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诗人、散文家、自由电台记者。1991-1998年,在以色列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从事科研工作。1998年回到莫斯科。21岁时,突然痴迷于文学创作,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写了两部长篇小说《石油》(1998年)、《梅谢拉的房子》(1999年)。
2005年,他以短篇小说《麻雀》获得“尤里·卡扎科夫奖”。长篇小说《艾-佩特里》入围2006年度“大书奖”。长篇小说《马蒂斯》曾入围2007年度第二季“大书奖”。他还著有《克列因的瓶子》、三本诗集等作品。
小说《马蒂斯》与著名画家马蒂斯没有任何关系,描写了一个过去的物理学家为了获得自由、寻求自由,逐渐变成流浪汉的故事。本书根据当代俄罗斯生活素材写成,描写了改革中和后改革时代的莫斯科、莫斯科郊外的城市和村庄的生活,以及高加索、里海、俄罗斯中部地区等,展现了不同职业的人的不同生活画面(流浪汉、研究生、商人、科学家、妓女、达吉斯坦的农民、在电视机厂装配车间工作的盲人、知识分子和患呆小症的流浪汉),两个流浪汉和一个数学家是本书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