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盒笔记:躺椅,老羊皮

(2010-05-31 08:58:13)
标签:

杂谈

  暗盒笔记:躺椅,老羊皮
                                                                             2007 四川康巴
 

 

 

     在旧货市场看见一把旧躺椅,蒙着灰尘,但遮掩不住曾经养过无数腰肢的服帖样子,请老板擦擦,躺上去一试,果然合腰。市场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躺椅,要遇到一把合腰的,那是大海捞针。躺椅是民国时代造的,漆已经脱落,扶手被摩挲得很光滑。才躺了几天,多处榫头就松了,要垮台。赶紧在榫头灌些万能胶,用锤子敲打铆合。还是不行,又用铁丝绑,用钉子钉,缠胶带,布条,几番折腾,终于固定,再次牢实。看上去,这把躺椅已不是那把躺椅,像一个受了重伤的士兵,我总感觉这把椅子曾经躺过伤兵。但是,那种可以养腰的东西,那个“式”被保住了。我已经为这个椅子添加了许多它本来没有的材料,细节,颜色,它的外观如果与原装的那个相比,完全是由许多败笔组成,一个丑八怪,但式保住了。老子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个一其实无所不在。没有这个合腰的式,这把椅子毫无意义。而因为那个式在着,我日日愿意躺它,也就越看越顺眼,倒像是这把椅子本来就是这种伤兵相了。

    春暖花开的下午,把躺椅置于后院的樱桃树下,与斑斑驳驳的老树放在一起,很顺眼,躺上去,腰肢一阵活泛,茶还没凉,人就睡着了。

    如今,式只能在民间偶尔遇到。过去年代,人们做一件东西,首先念想的是式,然后才是买卖。宁可曲,宁可枉,宁可洼,宁可敝,宁可少……也要抱一而式,做的是圣人功夫。现在,只要买掉,怎么都行,盛行于天下。货币重估一切价值,有没有式已经不重要了。今天商场里躺椅很多,外观很漂亮,但普遍伤腰,生产者想的只是一桩买卖。满世界的新房子也一样,那些小区外表看着像德国造、美国造,但很难养生,没有“定居”这个式。都是商品房,你只有在不断地买卖流通中才能保值。

    德国有个摄影家拍了本影集,全是各色各样的三轮车,自行车的坐垫,那些垫子都不是新的,都裹缠过,用绳子的,用布条的,用塑料袋的,用包装布的,用铁丝的、用皮子的……油腻、肮脏,五花八门,这些材料在不知不觉间被当成绘画颜料,画的都是坐垫,但主题是要养屁股。德国人拍它们是把它们当作屁股创造的一个作品来看,他觉得很美,确实很美。有个坐垫,几乎可以猜出骑车人的样子,他也许是个骆驼祥子那样的车夫。另一个是用红色灯芯绒布缠起来的,车夫把他的坐垫当做一个蒲团。天南地北的车夫们如此保养坐垫,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舍不得破烂,而是为了那个“天下式”,那个使他的屁股和大腿坐上去舒服、不会麻木硌肉、有力量蹬车的式。式保住了,美自然呈现。式在了,所有材料,无论它是什么东西,无论它原来多么丑陋、实用,都是艺术作品的原料,杜尚就是这么想的。如果坐垫老是硌他的臀,早扔掉了,美又何在?

   有一年我穿越泥石流到了横断山区的一个叫做莫斯卡的牧场。在高原上,小盆地之间窝着个牧人的村庄,像一堆待洗的衣物。小屋、柴禾堆、牛粪、泉水环绕着中间的一个红教寺庙。白天,村里的人都放牧去了。泉水从草原淌出,有个仙女在溪流边洗衣服。我自个在村里转悠,一个没有锁的村庄。有人在家,欢迎你进来,立刻奉上奶茶。无人在家,你也可以瞅瞅,门开着。转到村子中心的红教小寺庙,喇嘛不在,香烟自己燃着,诸神垂眉微笑。寺院外走廊的一角,靠墙贴放着几张磨得黑亮的老羊皮,不是贴上去的,是某些脊背日复一日靠到墙上去的,靠得那么服帖,似乎那墙自己长出了老羊皮。这一定是祖母、爷爷们聚会的地方,一得闲就来这里坐着养神、念叨家常、摇转经筒……羊皮、木地板、木墩、转经筒、墙壁都被磨起了包浆。果然就是,黄昏时他们回来了,提着泉水,像老山羊老牦牛回家似的,弓着腰慢慢摸到各自的位子,席地而坐,靠着粗糙的墙壁和油腻、漆黑的老羊皮,仿佛靠上了一个个宝座,然后摇起转经筒来。式,如果理解为非躺椅不是,非椅子不是,那就不是式了。无论怎么坐,养腰就好,凝神就是。我也跟着坐下来,奶奶给我一张老羊皮靠着。没人说话,大家默默地摇着青铜打造的转经筒,黄昏随着一只只转经筒上的微光逐渐隐去。朦胧的黑暗里,转经筒吱吱呀呀响着,听起来像是老山羊在念经文。

   201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