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高原的春天

(2010-01-30 09:27:53)
标签:

文化

某夜

    

 

 

我高坐山岗
俯视着巨大的夜晚
世界现在取下了面具

露出黑黝黝的头颅
我捧住这颗伟大的果子
想弄开它的硬壳
看看里面是些什么
  

       ——1988.4.8

 

致西班牙诗人Emilio Araúxo

                

通信十年  从未谋面  我猜想 

你的信来自某个秋天午后的土地

或许是洛尔迦送来的  多年前在云南 

我读他的诗  那是一个早晨  大海越过高原 

背来一袋光芒  也许是在深蓝色的黄昏 

你放下铲子  指头沾了些口水站在门口 

在便条簿上记点什么  像是抓到一把蚯蚓 

我看不懂  你的信有某块土地的泥巴味

并不意味着神秘  诗人来信  那就是: 

世界美如斯  有时你寄来照片  上面有老人 陶罐

妇女 孩子和神情忧郁的土豆  也许并不忧郁 

那是表情的另一面  喜悦  安详 

日复一日的白昼  夜晚  水井  产床

日复一日  母亲渐瞎  乌鸦发白  祖母去死

我喜欢你的生活  在我的祖国这是一个梦 

那是你的面具  那些停在河谷两旁的农场

那些旧城堡  那些在人们身后等候秋天的村庄

那些我不知道名字的树  如果有风 

它们也会随着窗户摇晃

 

2010年1月10日星期日

 

 

冬阳来电

 

其时我刚刚落地  拖着箱子 

穿过严寒的机场  正想着奥登的诗

“水银陷入这垂死一日的深喉”

异乡的冰原下面  没有埋着叶芝 

忽然间手机响起来  贾生冬阳来电 

正与诗人三四  在南海的浪上饮酒 

微醺时拨个电话  老于  买张机票

过来吧  喝一杯  我囊中羞涩  你能飞

一时语塞  自交通巨变后  还没想到这

记得的君子之交  都是在月夜  步行 

晚辈来自北方  清风两袖   多年前

相遇在江湖   一见如故  直接切入主题

讨论虚无直到古典的深夜  直到苏格拉底

疲倦  海潮退去  盐回到沙滩  直到

有个夜晚成为  故乡  天欲雪 

他握着白瓷酒杯  浮现在夜晚的大幕上 

酡红 明亮  就像一位铁匠 

 

               2009年11月15日草于南京11月28日改

 

昨天

  

    春风先到彩云南。昨天我和杜宁默默地沿着滇池走了一下午。猛力的春风将花朵吹得稀烂,海鸥在头上掠过,滇池白浪滔天。想到这几句:

     风是风吹着

     天空是天空蓝着

     阳光是阳光照着

     种子是种子埋着

     花朵是花朵开着

     海鸥是海鸥飞着

     湖水是湖水翻滚着

     大地是大地在着

     人是人在大地上活着

                     2010年1月30日

 

照片一幅

 

云南高原的春天
云南高原的春天  2008 5月  云南大姚

    是20008年在姚安山区拍的。云南高原的春天中,彝族人在山地上野炊。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人们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和大地的密切联系,大地是家,而不是开发对象。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的栖居,天地神人四位一体。但已经是最后的了,这种云南魅力在现代化全方位的攻势下,已经岌岌可危。这种野性的生活方式被经济力量认为是落后的,需要进步改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喜树
后一篇:悼念杨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