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大学排名:你行我也行
(2009-05-06 08:57:58)
标签:
大学排名教育杂谈评论动心 |
动心/文
“赞助”之后,成都理工大学的排名可以骤升24位,不给“赞助”了,立马下降11名,如果说,这纯粹的巧合,给了“赞助”的那几年,恰好该校兴旺发达,因此排名骤升,那么,要我相信这样的“巧合”,我更愿意相信小孩子编的童话故事。
早就有公开的消息:大多数排名机构都以赚钱为目的,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上海某大学曾经透露,国内某知名高校排行榜的负责人多次到访,要求“帮学校做咨询”,当然是有偿的,被校方拒绝。结果该校的排名连跌两位,而且从此不见反弹。另一所高校的一位教授,因为批评国内某著名排行榜“不靠谱”,立刻被校领导找去谈话。据说,校领导受到了来自那个排名机构的巨大压力,“如不谨慎发言,会影响学校排名”。
这样一种以赚钱为目的,视科学、全面、客观、公正如无物的排行榜,为什么能让某些大学趋之若鹜,乖乖地奉上不菲的“赞助”?无他,自身的软件不行,硬件不行,而要想招徕优质生源,就只好在宣传上做工夫。假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则很难取信大众,于是,某些大学另辟蹊径,请人宣传,这样,和排行榜的制作者一拍即合,一个为获得较好排名,拿出点“赞助”,算是招生广告费;一个则给你满意的排名,落得荷包鼓胀。
据了解,目前全球知名的大学排行榜有170个左右。我国专做这类排名的机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几年内便冒出20多家。“排行榜事业”蒸蒸日上,正缘于某些大学内功不到家,需要虚假宣传。
写到这里,笔者忽然开窍:既然制作排行榜如此赚钱,干吗眼睁睁地看着哥哥娶嫂嫂,自己不去娶个媳妇回来?致富的门路千千万,俺去搞个大学排行榜,会怎么样呢?
俺不怕自己制作的排行榜受到质疑。全世界最权威的诺贝尔奖尚且常常招致微词,何况是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大学排行榜呢?再说,国内高校办学制度并未成熟,衡量大学发展的指标,尚未得到广泛共识。既然如此,选择何种指标,赋予这种指标怎样的权重,自然我说了算。
而且,国内高校的信息相当混乱,在外界人士的眼里,宛如雾里看花,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以院士数为例,因为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地方政府、学校的统计口径完全不同,如果把各高校公布的院士数相加后得到的数据,会是两院公布的院士数的数倍。因此,俺的排行榜完全可以采用多重标准,对某高校用一种数据,而对别的高校则用另外一种数据。
制作大学排行榜如此容易,发财的门道果然宽广。有志发家致富的同道,咱们也弄个大学排行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