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的行程安排了四天,事实上,往返就占去一半时间,实际的行程只有两天。很惋惜时间的虚掷,而其实即便在往返的途中风景也随处可见,如果只为着赏终点的美景,那才是最失败的旅行。
去之前,旅行社反复提醒,不喝酒少抽烟最好带点药,最好也不要感冒,不然高原反应很厉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这一点也不是危言耸听!”导游不忘加上这一句。诸多注意事项被反复说起,而且写在纸上,很是郑重其事。
大多人不以为信,当然也有谨慎的提前买了富含维C的什么药,没记住名字也便没有买,再严重每年去那观光的不是大有人在嘛。抵达拉萨贡嘎机场时,接团的小导游一上车也是反复强调,最后说要抱一颗平常心,不要激动不要兴奋地喊叫不要跑跳。
平常心?一个高原反应被说了又说,吓也吓出问题了,怎么去保有一颗平常心呢?况且,明明见到了心上人,却要故作矜持地压抑兴奋,这也实在有些残忍。
至少我在江北机场待机时是激动异常的。西藏?以前只是在哪个刹那里产生过要去的想法,而那想法实在缥缈,可是眼下马上就要身临其境了,哪里能无动于衷地心如止水呢。

飞行途中,心已到了拉萨。窗外,云朵飘逸,云海蒸腾,目光是如何也拉不回来,时时疑惑其间真会住着神仙。快至终点时,一个人喊到,看,雪山!所有临窗的乘客纷纷侧目俯瞰,好几架相机纷纷咔嚓作响。不挨窗的也探起身子争相观看,此情此景,谁会木然端坐,坦然如佛呢?
雪域高原,就这样被拉到了眼前。
天空蓝得晶莹,云朵是圣洁的白,这完全是个清新怡人的大房子,穹顶蔚蓝,而姿态万千自在悠闲的云是天花板上随意的花饰,阳光没有遮拦地亲近于肌肤,装着的私心杂念也在顷刻间被烘干无遗。那时,只想做一朵闲云,放牧于蓝天之上,与苍鹰做伴,自在徜徉,静听古寺里传来颂经中的的真言。
如同置身天宫,只是在这里,至少要适应三样东西。一是味道。比如大昭寺外煨桑炉中青稞、柏枝、酥油燃出的浓烈的味道,比如经殿中香雾的味道,比如饭店、洗手间、宾馆洋溢的藏香的味道以及一日三餐散发的藏民族特有的味道。那样的味道让许多人不能久留在大昭寺内细细地听导游的讲解,让一些人宁愿选择方便面水果也不肯安坐桌前吃正餐。二是差异。无论是建筑风格、生活习俗还是服饰装束、宗教信仰,甚至一块招牌一处商店一辆的士都无不让人感觉到同内地的差异和距离,这种距离会给孤单的人以孤独之感。三自然是高原反应。导游说的一点没错,初到宾馆时头就开始晕,如坠云里雾里般地轻飘,所有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反应,大多人都买了红景天。晚上竟然听说两位女士已经去了医院,然后在之后的行程中,有人吐,有人放弃了行程滞留在宾馆,有人一路带着便携的氧气筒。同时,为了预防紫外线,不得不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大概也有女士准备了防晒霜。不禁想起那句话:在西藏,眼睛在天堂,而身体在地狱。

同住的哥们问,如果让你在这里生活,你愿意吗?还正想着怎么回答,他就说到:要是我肯定不愿意。我大概也是不情愿的,有些东西也许一生都适应不了。
而有些地方一生来一次就够了。这是在旅行结束时听到的最多的话。看来,有一种美只是用来欣赏的。
晚上,气温骤然低了很多,从房间的窗户望出去,看得到巍峨的布达拉宫,它如一朵洁白的莲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脑袋还有点晕,躺在床上,好不容易才睡着,夜半又几次醒来。没有车声与人声,只听到哪里传来几声空远的鸡鸣与狗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