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姐陪看球】意大利之夏

(2014-06-05 17:00:52)
标签:

体育

世界杯

分类: 体育

平日里看得最多的足球是意甲联赛,从对球员的逐渐熟悉中,也慢慢知道了意大利的一些风土人情,于是很想去意大利,看看传说中美丽的西西里岛,品尝一下正宗的Expresso,目睹满大街的帅哥,还有歌剧,无处不在的音乐。音乐,是的音乐。意大利是和奥地利一样的有着迷人音乐风情的国度,所以1990年世界杯,脍炙人口的《意大利之夏》横空出世十,没有人惊讶,所有人都在地中海沸腾的海风吹拂下,静静聆听。
《意大利之夏》或许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意大利人将亚平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糅合进成迷人的音乐,既悠扬动听,又振奋人心。
这首歌有多个版本,原唱录音版较舒缓传统,现场演唱版则加入更多摇滚节奏。因为作曲的是意大利电子乐大师吉奥吉,也有过节奏强劲的混音版。这多个版本的音乐表达了一个主题:To Be Number One(英文版本名称),绿茵场上虔诚的大力神杯也用这个琴弦诱惑着挑逗着飞奔的荷尔蒙。那一年,始终无法让人忘怀的纯粹的开幕式盛典。或许,这次盛典也和音乐一样成了不容超越的经典。而非洲雄狮的迅速崛起、不时充斥的红牌和暴力,没完没了的点球,等等,都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中消融,消融。
成就这首音乐的两位意大利人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吉奥吉·莫罗德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乐先锋,是20世纪70年代迪斯科音乐发展中的标志性人物,他所涉及的领域几乎都给了他巨大的荣誉,曾赢得过3座奥斯卡和4次金球奖。而生于意大利迷人的图斯卡尼省的吉娜·娜尼尼,从小就显现出音乐天赋,她身上蕴涵的自然、反叛和自信使她19岁就离家来到米兰闯荡,后又独闯美国,成为世界巨星。1989年,她与人合写出《意大利之夏》的歌词时,注定了这次世界杯的音乐将要经典永恒。所以当1990年世界杯开幕式上,莫罗德和吉娜携手演唱,欢呼汹涌的人浪也被这天籁般的音乐震慑,蓝天和着海风,荡漾在每个怀揣梦想的球员的心上。
那是种什么感觉?激动,不安,还是兴奋?都有吧。看看那些让音乐和梦想搅得跃跃欲试的脸,“风之子”卡尼吉亚,荷兰三剑客,眼里噙满泪水的马拉多纳,进球后狂奔的克林斯曼,善扑点球的伊尔格纳,亲吻奖杯时凝重的马特乌斯,金靴斯基拉奇,世界杯历史上进球球员年龄最大的喀麦隆“米拉大叔”,……。哦,《意大利之夏》在澎湃着,东道主意大利却没能和音乐一样伟大,他们连续三届跌倒于十二码的黑洞,巴乔眼中的忧郁从此便摇荡着整个世界。
那一年,地中海的蓝色和潘帕斯草原上空的蓝色混杂交融着,意大利人还有音乐聊以自慰,而马拉多纳,却在距离幸福触手可及处,无法为阿根廷做得更多。
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说:“我渴望取悦于人,引人注目并教育他人,使自己成为一个预言者,一个目击人,一个醒世的丑角。”《意大利之夏》完美地诠释了他的激情,意大利的风情和那届世界杯随处可闻到的热情。
胶片一格格走完,故事有了最出人意料的过程和结局,就要离座的人心里不免有了些许惆怅,开始怀念。只是故事冗长,唯有音乐不经意中在沸腾狂欢后的心里刻下了永恒的印!

 

@阿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