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和颠覆——关于《那个男人来自地球》
(2008-12-13 19:47:14)
标签:
娱乐 |
分类: 文娱 |
有天采访李力持,他说自己拍电影的原则只有一个词:颠覆。这在《少林足球》《食神》《唐伯虎点秋香》等片中都有反映。
我阅历尚浅,关于颠覆的书和影象并不多,现在为止我感觉最棒的颠覆电影,是2007年的一个美国片(竟然是他妈的美国片),《那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编剧Jerome Bixby,导演是Richard Schenkman。
这部影片跟李力持所说的颠覆完全不同,李的是形式上的,中西合璧,功夫制胜;《那个男人来自地球》则是既包括形式也有内涵上的,与颠覆本身无关,而是直指这个影片所在语境下的文化信仰,以及我们对于自身的纵容和不满足。这种思考是伟大电影才有的特征。
故事是个科幻片,却只是在一个房间里进行。如果想看外星人与美国胖妞在房间里交媾,那很可惜,你失望了。如果觉得这会和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是一样的贫,那你也会失望。即使搬出希区柯克的《夺魂索》,说无人超越这样的话,看完这片子,你也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这个编剧简直是个伟大的疯子。历史教授约翰有个让大家感觉匪夷所思的秘密,他已经活了14000千年。无论谁听到这样的话,肯定都会觉得约翰在开玩笑,或者他疯了。然而故事并没有朝着医生来了警察来了大家都不相信了的方向发展,而是,在90分钟时间里,约翰把西方历史和文化完美无缺的“观点”了出来,他成了耶酥,按他自己所说,“神即是某种时期某个人的化身。”
基督教原本是麻痹所用,基于今天庞大的人群以及可能触动的巨大影响,基督教徒被塑造成平和善良的“主”的形象,耶酥被高高挂起,谁都希望他驾临寒舍。然,耶酥真的降临时呢?影片中对基督教最虔诚的两位老人做出了最激烈的反应,他们从小被灌输后的保守,以及长大后的惯性信仰,让一个叫叶公好龙的中国成语做了基督教徒凌厉的符号。
宗教的行为是信仰,可是信仰降临,面对的事实却是排斥。影片是延续了古老的寓言传统,在一个故事里,导演想让自己的想法穿上铁甲拿上剑,革命一下。
从此信仰和生活分割,并行不悖。即使生活中出现了瑕疵,信仰也会把理由说得天衣无缝。直到,我们遇到这部影片,听他讲述一切都很虚无,人性只是个糖衣炮弹,用世俗的眼光度量身边一切,只会在事实出现时显得越发肤浅。
影片结局让人叹息,那位老教授竟然是约翰的儿子,而钟爱的女子,跟随他而去,则把影片外的观众紧紧揪住,到底,约翰最终的命运会怎样,14000个年头的数字,会一直不断长上去吗?如此,我会觉得不公平,会怀疑生老病死、富贵荣辱、四季轮回的真实,会在一切热闹和繁杂的镜头后面,看到一个永远30多岁的男人,在空旷的荒原上,孤独行走。
我很少没有停顿地看完一部电影,这部例外,我被不间断的谈话紧张地拉扯,在90分钟后,朝屋顶高喊一声牛比,然后对编剧和导演树起坚挺的大拇指。
我阅历尚浅,关于颠覆的书和影象并不多,现在为止我感觉最棒的颠覆电影,是2007年的一个美国片(竟然是他妈的美国片),《那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编剧Jerome Bixby,导演是Richard Schenkman。
这部影片跟李力持所说的颠覆完全不同,李的是形式上的,中西合璧,功夫制胜;《那个男人来自地球》则是既包括形式也有内涵上的,与颠覆本身无关,而是直指这个影片所在语境下的文化信仰,以及我们对于自身的纵容和不满足。这种思考是伟大电影才有的特征。
故事是个科幻片,却只是在一个房间里进行。如果想看外星人与美国胖妞在房间里交媾,那很可惜,你失望了。如果觉得这会和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是一样的贫,那你也会失望。即使搬出希区柯克的《夺魂索》,说无人超越这样的话,看完这片子,你也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这个编剧简直是个伟大的疯子。历史教授约翰有个让大家感觉匪夷所思的秘密,他已经活了14000千年。无论谁听到这样的话,肯定都会觉得约翰在开玩笑,或者他疯了。然而故事并没有朝着医生来了警察来了大家都不相信了的方向发展,而是,在90分钟时间里,约翰把西方历史和文化完美无缺的“观点”了出来,他成了耶酥,按他自己所说,“神即是某种时期某个人的化身。”
基督教原本是麻痹所用,基于今天庞大的人群以及可能触动的巨大影响,基督教徒被塑造成平和善良的“主”的形象,耶酥被高高挂起,谁都希望他驾临寒舍。然,耶酥真的降临时呢?影片中对基督教最虔诚的两位老人做出了最激烈的反应,他们从小被灌输后的保守,以及长大后的惯性信仰,让一个叫叶公好龙的中国成语做了基督教徒凌厉的符号。
宗教的行为是信仰,可是信仰降临,面对的事实却是排斥。影片是延续了古老的寓言传统,在一个故事里,导演想让自己的想法穿上铁甲拿上剑,革命一下。
从此信仰和生活分割,并行不悖。即使生活中出现了瑕疵,信仰也会把理由说得天衣无缝。直到,我们遇到这部影片,听他讲述一切都很虚无,人性只是个糖衣炮弹,用世俗的眼光度量身边一切,只会在事实出现时显得越发肤浅。
影片结局让人叹息,那位老教授竟然是约翰的儿子,而钟爱的女子,跟随他而去,则把影片外的观众紧紧揪住,到底,约翰最终的命运会怎样,14000个年头的数字,会一直不断长上去吗?如此,我会觉得不公平,会怀疑生老病死、富贵荣辱、四季轮回的真实,会在一切热闹和繁杂的镜头后面,看到一个永远30多岁的男人,在空旷的荒原上,孤独行走。
我很少没有停顿地看完一部电影,这部例外,我被不间断的谈话紧张地拉扯,在90分钟后,朝屋顶高喊一声牛比,然后对编剧和导演树起坚挺的大拇指。
前一篇:推荐阿顺。
后一篇:《幸运库克》:一杯快乐的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