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弄堂 |
几乎不得不承认,就是这个有着爽朗笑容的日本女人,竟让沉寂许久的巴西音乐bassa nova破土重生。
绝大多数的人都象我一样先认识小野丽莎,而后知道Bossa Nova。
这种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度席卷欧美、又以同样速度悄然沉寂的拉丁爵士,因为糅合了巴西的森巴,并不嫡出美国的纽奥良,引起许多爵士乐迷长久的不屑,甚至多数爵士乐介绍都对它只字不提。就在这被冷落的四十年后,“野孩子”Bossa Nova偶遇日裔女子小野丽莎,仿佛一夜之间因她而火热起来。
如果没有这次相遇,Bossa Nova也许依旧是飘荡在巴西零星角落里的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升。
这位生长在巴西的日本女人,自小在父亲开设的俱乐部里耳濡目染,音乐把她滋养成熟,15岁就开始公开演出。1989年,小野丽莎回到日本出版了第一张专辑,即掀起了日本的Bossa Nova狂热,被誉为“Bossa Nova女王”,更得到Bossa Nova“鼻祖”安东尼·卡洛·裘宾(Antonio Carlos Jobin)的欣赏,多次携手创作新曲。
已经算不上年轻的小野丽莎,却有一双清澈灵动的眼睛,仿佛年少不经,笑着从泰斗身旁自在地走过,然后旁若无人地自弹自唱起来。
纳京高的忧郁、amstrong的压抑、袭宾的浪漫豪情……,全都轻描淡写在她指间微微的风和唇边淡淡的香气中。浪漫洒脱的Bossa Nova神不知鬼不觉地跟着这位率性的东瀛女人远渡重洋,当它在这流淌着日本人特有完美主义血液的女人舌尖里重新绽放,竟变得如此的细腻精致、质感强烈。
也许正是唯美的东瀛文化这道血脉,调节和完善了略嫌粗犷的南美音乐,浑然天成造就了当今Bossa Nova的又一个极致。
不管任何时候,不管身处何地,当耳畔响起小野丽莎的歌声,都仿佛置身于一道金色阳光中、微风拂面。即使Bossa Nova欠缺了爵士原有的即兴和多变,但又有什么所谓?小野丽莎依然以一种独有的和煦和慵懒低吟浅唱。她的曲风质朴如民谣,却依旧还是爵士的旖旎。
她的声音深入人心,也许有一天Bossa Nova又将面对被遗忘的命运,但小野丽莎却始终会有人在穿穿脱脱的时光里不经意地想起。
——《汽车导报》八方阵
2006.6
拾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