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6-05-26 海灵格 喜悦之家
尊重付出,转载请注明喜悦之家。
有一个关键性的经历就发生在我初次上训练课程时。当时,训练我们的教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什么是比较重要的呢?是为了帮助他人,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让你决定牺牲奉献的初衷到底何在?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他人,还是为了他人牺牲你的理想?”听到他的问题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在传教时期并没有特别考虑到“他人”这个因素。这个察觉对我有决定性的影响,从此之后我看待事情的角度都改变了。
我也把团体动力的方式运用到教学中,这是我走上治疗工作道路之前的一个过渡。我内在的蛻变在那时已经悄悄展开。
在那之前呢?您是怎样看待惫的工作的?您是为了自我理想的实现才成为神职人员吗?
这是以宗教思维为出发点的行为。从教会的观点来看,所有的人都该同样的宗教信仰,遵守同样的道德规范。教会要求所有的人都该身体力行,实践这套相问的规范,这样才能得到救赎。接触到普世圣公会的训练师之后,我才了解到,视每个人为不同的独立个体才是最重要的,我十分感谢普世圣公会的课程给我的启发。
可以举个例子说明,您是如何在传教工作中落实您的理想的吗?
我可以跟您说说我的内在如何起了变化。当我回到德国之后,我落脚在鸟兹堡,负责准神父的修道训练。这些学生都在为了将来要当神父而作准备。但是在我眼中,他们不仅仅只是准神父而已。我看着他们,在我眼中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我总是告诉他们,除了宗教神学的修道训练之外,他们应该还要具备其他一技之长。这样将来他们在选泽要投身的职业时,才能够真正拥有自由的决定。我不想他们在我手中被塑造”成神父,我衷心希望他们将来有选择的可能,能自由自在地决定自己的道路。
这不是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吗?不管您是律师、医生,还是教师,等等。
这是有差别的。成为教师、律师或医生,接受的是另一种训练模式。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拥有专业能力去帮助他人,但是这样的训练不会造成他们心灵层面的改变。心理治疗训练就不一样,受训者得严格遵守一些治疗理论的规范,这几乎成了他们的义务,不能随心所欲,自树一格,这甚至是禁忌。
也因此我没有依归于任何特定的心理治疗派系。我曾经考虑过,师承某个特定的派系,但是感谢上天,我始终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定。不然的话,我早晚会因受限于一定的派系规定而卡在瓶颈,无法有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说您自创了您的心理治疗方式,不是师承任何已知的体系。您特有的治疗方式也变成了一派心理治疗体系,对吧?
即使他们使用海灵格这个名字,我也不觉得沿用这套治疗方式之人就是我的学生。我也没有意图想要自创一派系,我所做的一切就只是追随我内在的声音,实践我的认知,除此之外我并无多想。我只是介绍这些认知,并且实际运用它们。
助人?自我实现?牺牲奉献的目的何在?
有一个关键性的经历就发生在我初次上训练课程时。当时,训练我们的教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什么是比较重要的呢?是为了帮助他人,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让你决定牺牲奉献的初衷到底何在?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他人,还是为了他人牺牲你的理想?”听到他的问题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在传教时期并没有特别考虑到“他人”这个因素。这个察觉对我有决定性的影响,从此之后我看待事情的角度都改变了。
我也把团体动力的方式运用到教学中,这是我走上治疗工作道路之前的一个过渡。我内在的蛻变在那时已经悄悄展开。
在那之前呢?您是怎样看待惫的工作的?您是为了自我理想的实现才成为神职人员吗?
这是以宗教思维为出发点的行为。从教会的观点来看,所有的人都该同样的宗教信仰,遵守同样的道德规范。教会要求所有的人都该身体力行,实践这套相问的规范,这样才能得到救赎。接触到普世圣公会的训练师之后,我才了解到,视每个人为不同的独立个体才是最重要的,我十分感谢普世圣公会的课程给我的启发。
可以举个例子说明,您是如何在传教工作中落实您的理想的吗?
我可以跟您说说我的内在如何起了变化。当我回到德国之后,我落脚在鸟兹堡,负责准神父的修道训练。这些学生都在为了将来要当神父而作准备。但是在我眼中,他们不仅仅只是准神父而已。我看着他们,在我眼中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我总是告诉他们,除了宗教神学的修道训练之外,他们应该还要具备其他一技之长。这样将来他们在选泽要投身的职业时,才能够真正拥有自由的决定。我不想他们在我手中被塑造”成神父,我衷心希望他们将来有选择的可能,能自由自在地决定自己的道路。
这不是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吗?不管您是律师、医生,还是教师,等等。
这是有差别的。成为教师、律师或医生,接受的是另一种训练模式。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拥有专业能力去帮助他人,但是这样的训练不会造成他们心灵层面的改变。心理治疗训练就不一样,受训者得严格遵守一些治疗理论的规范,这几乎成了他们的义务,不能随心所欲,自树一格,这甚至是禁忌。
也因此我没有依归于任何特定的心理治疗派系。我曾经考虑过,师承某个特定的派系,但是感谢上天,我始终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定。不然的话,我早晚会因受限于一定的派系规定而卡在瓶颈,无法有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说您自创了您的心理治疗方式,不是师承任何已知的体系。您特有的治疗方式也变成了一派心理治疗体系,对吧?
即使他们使用海灵格这个名字,我也不觉得沿用这套治疗方式之人就是我的学生。我也没有意图想要自创一派系,我所做的一切就只是追随我内在的声音,实践我的认知,除此之外我并无多想。我只是介绍这些认知,并且实际运用它们。
2016海灵格新的家族系统排列中国工作坊(北京、杭州地区)还余少量名额,报名请联系:陈老师,15980990648
本次工作坊代理招生机构之一
喜悦之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付款账号
中国工坊【北京】【上海】6月底—7月初,报名热线:15980990648,陈老师。喜悦之家是海灵格学校资深中国领队,欢迎喜悦报名。
喜悦之家文化传媒,有爱有希望! 我们主办家庭系统排列课程,关注儿童公益行动,传播喜悦宁静的生活方式。欢迎加入我们!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