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孩子们都去哪里了呢?|海灵格
2016-01-23 海灵格 喜悦之家
他们去哪里了?我们往哪里去呢?
孩子们都去哪里了呢?那些死产的、早夭的、流产的、发育不完全的、被弃的、被给出的孩子们,他们在哪里?虽然他们都已消失不见,但是仍在这里。
他们在哪里?他们就在附近,例如躲在事业的背景里。而且他们是有力量的。他们有时候会在我们事业里再度现身,使我们可以感觉、知道他们的存在,直到诸如我们将之放进心里等这类情况发生才停。但也许只有一阵子,但这里有爱。
离我们很远的他们现在也已抵达他处。特别是那已经过世的个体,他们已经去世很久,通常早已到另一个地方。
为何他们使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他们呢?他们有什么需要?我们能够或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他们会使我们注意到他们,是因为他们想给予我们某些事物以侍奉我们吗?
他们有可能受到其他力量引领吗?那么当他们想要得到我们注意时,是要我们觉察到这些力量并引导我们回到他们那里吗?是否我们更需要他们来使自己完整?
当我们错过他们时,我们也就在后续生活中错过成功,也因此错过自己的完整。
问题在于他们如何回到我们这里?我们的成功如何回到我们这里?或者用另一个方式来问,亦即我们如何得回那股将所有个体们及其所出包含在内的爱呢?我们如何达到自身本貌呢?
我们要做的,是于那股引导一切命运的创造能量一起和谐共鸣。它引导这些孩子的命运。引导他们双亲的命运,引导我们成与败的命运。它引导每个个体的命运,也引导个体与他人共织的命运。有时它带我们走上痛苦的羊肠小径,是为了要把我们带向自己的意识。
这股创造能量不断地重新创造每一事物,并将一切拥入自身存在之中。
我们如何跟它一起和谐共鸣呢?
就是在侍奉生命的前提下,将注意力放在我们眼前的事物。
在这个前进的移动中,我们抛诸脑后的是什么呢?而我们带着向前的事物又是什么?
我们抛诸脑后的事物是自己的罪恶感,那股罪恶的感受不断的指责自己及其他人。如果我们带着许多罪恶感,特别是那些为了弥补,消除某些罪过而尝试籍由付费得到忏悔的话,那么我们想达到的是什么?这种做法是尝试把自身命运拿回自己手里,但这种尝试会完全转向变成剥夺生命,而不是给予生命。罪恶感以及悔罪是在对抗生命,而不是在侍奉生命、肯定我们的生命,也无法使我们以生命来顺利侍奉他人。
像这样的情形,我们怎能成功?
我们聚集所有曾属于自己、现在也仍从属于自己的人们,并且带着他们一起走进未来。也许事情反过来的,亦即我们让他们来引导我们。我们跟随他们,好让他们带着我们进入这个未来,好让他们顺遂地带着我们前进。我们的净化对所有人而言是个祝福,就让他们带着净化的我们,在这个更新的合一、重聚的过程中一路走进完整的生命里。
------节选自海灵格先生著作《谁在我家》
【手机】:15980990648
【微信平台】xiyuezhijialove 喜悦之家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676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