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背后有玄机(2)

标签:
杂谈 |
激励背后有玄机(2)
文/卫华
激励背后有玄机(1)
链接:
真诚的夸奖:实际上,当我们对一个人有了接纳的态度,那么对对方的夸奖也将是真诚的。但有些时候,我们内心是接纳的,夸奖和鼓励却不够真诚,其结果也将收效甚微。
27岁的莉莉在一家私企做销售业务,莉莉工作认真负责,虽然不是很自信,但因为性格温和,同事们都愿意给她以帮助和指点,客户也愿意和她打交道。这不,莉莉刚签下了工作以来最大的单子,一份二百万元的合同。第二天一上班,业务主管就把莉莉叫到了办公室:“莉莉,你做得很出色,希望你继续努力!”业务主管正忙于案头工作,抬头看了一眼莉莉,然后继续手头的文件。莉莉看了看正忙着的主管:“领导,我先出去了!”带上办公室的门,心里有些失落。http://183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6/30/19/12/u54260744_138ffca596ag215_blog.jpg
业务主管很喜欢莉莉,为她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当他夸奖莉莉的时候,却显得漫不经心。如果,业务主管能够停下手头的工作,专注地、真诚地看着莉莉,那他的激励效果将会有天壤之别!
恰当的表达:有些时候,仅仅是接纳和真诚,但我们的夸奖不得要领,其结果也是徒劳。
9岁的丁丁比较安静,不像班上其他的小男生那调皮捣蛋,因此老师很喜欢他。但丁丁的反应比那些调皮的孩子也稍微慢一点,为了鼓励丁丁,老师常在班上夸丁丁聪明。按说,这样的夸奖应该能起作用吧,可是怎么会出现本文开篇所描述的那种情况呢?
“妈妈,我其实挺笨的,老师却说我很聪明,对我期望很高,这怎么可能呢?老师是骗我的吧?”丁丁因为在课堂上做错了两道练习题,向妈妈发出了疑问。
其实,老师夸奖丁丁的场合并不是很合适,而且夸奖的内容针对性不够强,表达得不是很恰当。老师在课堂上夸完丁丁,课后常会有同学嘲笑他:“我怎么没看出你聪明呢!”“笨丁丁,丁丁笨!”旁边就会有同学起哄。假如老师换成私下里单独给丁丁以鼓励:“其实丁丁一点也不笨,只是丁丁爱思考,做事情和说话之前要想一下,所以才显得比别人慢一点,对吗!”这种更有针对性的鼓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可行的预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有时候夸奖和鼓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面对一个新人,策划经理显然是操之过急。太高的预期,让人手足无措。这种时候,如果将目标阶段化,每个阶段都具有挑战性,但又是可以达到的预期,相信,用不了两年的时间,像安妮这样的新人就可以独挡一面了。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要素,要想让夸奖和鼓励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难以一一赘述。简而言之,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并且最终出现互动的结果。因此,激励需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相信我们每个人在互动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练,都可以巧用激励,让美好开花……
办公电话:(010)58349815,(010)58349816
咨询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西南侧 鑫荣泉写字楼301/302室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4号鑫荣泉写字楼301室(邮编:100082)
马健老师专著:
《心理师为家庭导航》作者:马健;编辑:刘天一,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发行,2011,5.
《女儿好养》作者:马健,马泽(父女联袂创作),艺林出版社出版发行,2012,5.
《心灵光合作用--健康与幸福之路》作者:马健、崔立敏。编辑:刘天一;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