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亦行,始得家庭教育的趣味
(2011-11-17 11:48:20)
标签:
杂谈 |
亦知亦行,始得家庭教育的趣味
文/夏仕武
夏博士为《父亲,女儿重要的蓝颜知己》(暂定名)做推荐文章。
(夏仕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目前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担任《家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家庭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每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都会提供不同的答案。在汗牛充栋的家庭教育著作中,选择任何一本家庭教育著作,细细品读,都能够从中获得启发,觉得它说得在理,值得借鉴。但,回到每个家庭具体的场景中忽又觉得自己所看、所思的方法与策略难以应用,久而久之对这些看起来激情澎湃用起来手足无措的家教宝典失去了兴趣。有类似感受的不乏其人。何也?是他人的家庭教育宝典失去借鉴价值,还是阅读者自身出来问题?似乎两者兼而有之。这种知行分离的尴尬情形值得我们反思,更值得我们去破解。
马健老师这部新作能否破解读者的这种困惑和难题,我不好推测。但,注重求知、重视行动却是马健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马健老师作为在家庭教育方面颇有见解和收获的探索者,他的新作给我这位九岁女孩的父亲以强烈的冲击。他以负责的态度、积极的心态、进取的精神、谦和幽默的风格去对待自己的家庭,积极塑造着一位好父亲的形象。这种积极进取努力做一位好父亲的精神情怀值得感佩。在当下,每一位成年男子不需要领取父亲上岗证书便可以顺利晋级为父亲。这种身份来得很简单,很自然。但做了父亲的成年男子不求知,不反思,不行动,以为自己有知识有阅历,教育孩子还不是胜任愉快,举重若轻?具有这样想法的父亲不乏其人。反观周遭的父亲们,泰然自若地承受着做父亲荣耀的多,小心翼翼努力求知和行动反思的父亲们少。面对这种情形,对照本书的作者,我有几许的担忧。
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和取得驾照就驾车上路者会有车毁人亡的危险,没有获得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技能便贸然履行父亲职责的同样也有伤己害人的危险。其实,孩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像一架摄像机,全方位地记录和记忆着我们做父亲的一举一动,他(她)通过摄取的“影像”建构出父亲的概念,形成父亲的形象。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好父亲的言谈举止被孩子“拍摄成像”后形成的父亲形象与不合格父亲的形象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好父亲的形象促使子女健康地成长,顺利完成其性别社会化的任务。反之,却不能达到如此的功效。在好父亲的长期示范教育下,男孩会以此为参照来塑造自己的理想形象,女孩也会在心目中树立好男人、好丈夫的形象,这会提高女孩甄别男人素质高下、品质高低的判断力,增强女孩将来组建美满幸福家庭的信心和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位阳光、果敢、富有担当男孩的身边不乏一位合格父亲的长期示范教诲;每一个自信、坦然而有判断力的女孩的家庭里少不了一位宽厚豁达、智慧而有意志力的父亲。有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之后,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日益超过母亲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做一位好父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对家庭的和谐幸福是多么必要和重要。
知易行难。做一位好父亲对子女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性可谓人尽皆知。然而,一个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和相关知识储备的成年男子刹那间成为父亲后,展示自己是一位好父亲的形象又是何其不易。马健老师在17年的探索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好父亲是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修炼成功的。其在塑造好父亲的过程,有诸多的细节、诸多的事件渗透着为人父者的反省、自律、豁达、智慧和关爱,这些事件很细致,很温馨,体现着为父者孜孜不倦的追求。马健老师不断汲取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发展方面的新知识,不断滋养自己,不断将家庭教育新观念新方法付诸于教育女儿的实践中,努力去做一位让女儿健康智慧成长的好父亲。他这种求知的精神、实践的智慧启发我们如何成为一位好父亲。
在家庭教育方面,亦知亦行,知行合一,方可成为一位让子女引以自豪的好父亲。积极获取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巧,全面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搞好家庭教育和做一位成功父母的基本前提。父亲的求知是多方面的,既要品味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案例,又要阅读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理论,只阅读成功家庭教育的案例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成功家庭教育的案例都是基于该家庭的实际情况,具有该家庭的个性特点。这种个性化的东西照搬到自己的家庭中来也未必合适。因而,了解家庭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成功案例还是不够的,要做一位成功的好父亲,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家庭实情对现有的方法策略进行创新,让普通的原理和他者的经验经过创新后切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推动自己家庭教育的成功。在这个世界上,家庭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让家庭教育方法策略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个性。轰动世界的“虎妈”蔡美儿,其育人理念和方法与尊重孩子的蔡真妮是截然不同的,但他们的育儿实践都是行之有效的。由此观之,家庭教育是一个大学问,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在汲取他人智慧的基础,学会改造创新,融合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建构出一个别具一格又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相信酷爱阅读和反思进取的你一定能在亦知亦行、知行合一的创新实践中悟得家庭教育的真味。
教育学博士
2011年11月于中央民族大学
[1]夏仕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目前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担任《家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近期着手将我的主打课程《心灵光合作用--健康与幸福之路》全部内容整理出来,做好出版的准备。这将是一本关于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有效沟通、恋爱婚姻、亲职教育、阳光心态的综合内容。
预约心理咨询,请拨打:(010)58349815或(010)58349816
预约马健老师心理课程,请联系:13701196114
咨询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西南侧 鑫荣泉写字楼301/302室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4号鑫荣泉写字楼301室(邮编:100082)
书名:《父亲,女儿人生中的蓝颜知己》(暂定名)
作者:马健 马泽(父女联袂)
已完稿,出版中,敬请期待。
作者:马健
编辑:刘天一
字数:309千字
定价:29.8元
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发行
各大新华书店及当当网、卓越网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