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获得极度快乐体验

标签:
杂谈 |
马健获得极度快乐体验
心理教育工作者马健老师的飘逸生活
飘逸是一种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境界
文/黑尔斯
【温馨提示】
合作事宜请电话联系:13701196114或Email:healthma@sohu.com
博客文章,请勿转载
【关键词】快乐体验
马健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的十个年头,也算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与北京师范大学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很多,因工作原因,马健曾四处讲学,在大江南北插遍了小旗,留下了足迹。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有涉足。在不少高校也开过课程,但在什么单位上课,马健感觉很舒服呢?
清华大学、财经大学的课堂上,马健感受到极度快乐体验。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课堂上,马健感觉也不错噢。原因如下:
第一,学员素质贼高、知识丰富、容易达成共鸣。面对高层次的学员,马健的课堂自然与学员的情况更吻合。
第二,学习气氛浓厚,注意力集中。课堂上走动少、几乎无人接听电话。“气场”形成后,无论学员还是讲师,都感受到愉快和收获。
第三,班主任认真负责,提前一月预约课程。开课之前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每次茶歇时间学员可以享受多种应季水果、点心和饮料。
第四,尊重讲师的知识产权,不对讲师提出过分的要求,如索取全部课件。
第五,财务清晰,课程结束之前(课间)或课程刚刚结束,立即与讲师结清课筹,这是君子之行为。
尽管与其他企业比较而言,课筹并未达到那种商业化的标准,但马健认为快乐不能以金钱衡量。多一两千块钱,也不能让一个人列入富人堆里。与这两所高校不谈价格,马健坚持快乐至上原则。
而有些单位的合作过程中,令人不快的因素正好相反:
第一、学员接听手机较多、尽管他们也在听课,但基本规则显得有欠缺。
第二、有些单位组织的学员是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学习出现抵触情绪。也有的单位按座位发票,课程中间点座。结果有的学员请家中的孩子或无关人员替代自己去坐座位,以欺骗有关部门的检查。
第三、课筹不能及时结帐。许多培训机构要求课程结束后七个工作日结课筹。
第四、一般讲师提供一种印制用的课件,只是讲课提纲。而有些单位却非要索取讲师讲课的全部内容不可。大有买一罐可乐还要得到秘方之态势。其中的原因在于马健的课件制作较一般讲师要讲究一些,并有许多过后可读的内容。
第五、另有一些合作单位,场地与人数不配,不能形成一种课堂能量的“场”,如百余人占用四五百人的报告厅。显得课堂散慢,不能达到集“气”。
总体看来,马健希望与清华大学、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http://186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1/12/18/22/1259758817dg2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