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我不是那意思(9)
作者:黑尔斯
(接上文)
王文涛打开房门,郝秀把他推进家里,迅速关上门。不依不饶地说:“那他需要你的帮助吗?谁都有隐私,你想打探人家的事情?别自做多情!你以为在老家呢?东家长西家短,不分场合随便乱问?”郝秀因丈夫未接受她的意见有些不满,提高了嗓门。
“我不是那意思。得,我们不谈这事,和你谈论男人间的事,你根本不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我们不是来自一个星球,和你没法说清楚。找个共同语言吧,看看晚上咱们吃点啥。”王文涛催促郝秀下厨房做饭。
“吃?吃等等吧。想吃你自己做。我减肥,晚上不吃了!”郝秀进一步提高了嗓门,她简直是喊着说话,鞋也没换,径直走到沙发边,重重地座下。
王文涛看得出她生气了。每次他们把狗送出去的时候,郝秀总会有几天的不适应,表现出分离焦虑。王文涛能够理解一向乐观豁达的郝秀对他发脾气只是个表面现象,她是个情感细腻的人,只是将焦虑情绪暂时转移到了他的身上,现在情绪反常也在王文涛的预料之中,调整几天就好了。
王文涛怪声怪调地调侃着郝秀,说:“我最最亲爱的贝贝妈,您不肥,我就喜欢您这样丰满的女人。”他从鞋架上取下郝秀的脱鞋,走到沙发前,说:“小姐,可以为您提供服务吗?我给您换上鞋。”
“王文涛同志!你给我听清楚!你别招我,你话里有话,谁丰满了?我身材正好!!!”郝秀此时可不是“好惹”的,女人最听不得与“胖”相关的同义词了。
“我不是那意思,亲爱的。我郑重宣布,以后私下里就别叫我‘王文涛同志’了,那个称谓留待正式场合专用。以后和全国人民一样叫我‘涛哥’就行啦。2008年11月11日,光棍节,钦此。”做销售的王文涛这张嘴可是经过世面的,相关的和不相关的、有用的与没用的话都能联系到一起说出来,他继续道:“好好好,你是魔鬼身材,你是骨瘦如柴。你们女人没有瘦,只有更瘦。我饿了,我得对得起自己这个胃。”王文涛干笑两声,边说边打开冰箱,看看里面也没什么可吃的,对着郝秀说:“亲爱的,你吃什么?我下楼去买。”他表情搞怪地看着郝秀,继续哼着《两只蝴蝶》“追逐你一生,爱你无情悔,不辜负我的柔情你的美。”
“随便!”郝秀是个极在意身材的人,她不要孩子,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她最容不得别人说她体型方面有问题,她生气,不仅因为王文涛对她的身材胡乱评价,更由于王文涛不理解她的劝告,不够通情达理,尤其是说她头发长见识短。
“那奴才我就给您老人家买‘随便’去啦,我的太后。”王文涛捏着嗓子模仿太监的声音,依然一幅油头滑脑的腔调,他转过身继续说:“小的下楼给母鸟打食去啦。”乐观的王文涛,一直对郝秀持极宽容的态度,整天嘻嘻哈哈、小打小闹,但从不引发家庭战争。他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每逢遇到郝秀火气上升,他就采取“制怒、放松、愉悦、转移、妥协、装傻”等战略战术,将家庭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
郝秀扑哧乐了,愉快地说:“你就贫吧,小样儿!给我带点水果回来就可以了。”
“小的遵命!”王文涛打了一个飞吻,下楼去了,楼道里飘荡着他悠扬的歌声“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
(后续文章更精彩)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9/13/19/10/124614ca153g213.jpg我不是那意思(9)" />
【作者说明】
《孩子
我不是那意思》是一本作者全情投入、精心写作的作品,是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的精华总结,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归纳。
这本书得到作者好友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老师(心理学博士)的高度评价。李亦菲博士曾将书稿复印拿到研讨会上分发给参会校长阅读,得到校长们的高度评价。这些校长渴望早日获得该图书并奉送给学生家长阅读,以提升亲职教育水平和家庭成长。
《孩子
我不是那意思》的写作风格与市场上流行的家庭教育及心理咨询类通俗读物风格不同,这本书融入了小说、戏剧的元素,需要静心阅读并加以思考,作者通过对书中人物的深入挖掘,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对话中,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也许书中还有读者的身影,作者确信您只要静心阅读一定能够从书中获取于许多有益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最后,告诉读者,作者曾将《孩子
我不是那意思》送到几家出版社,均被出版社的“专业人士”委婉地拒绝,这不是市面流行的内容,即:千字左右的故事、三五百字分析、二三百字指导。作者不想为迎合市场而改变自己的思考和写作,于是放弃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