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自我心理修复
--相对心理专家马健的飘逸职业讲师生活
飘逸是一种清新雅致、恬淡自然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境界
文/职业讲师:马健(黑尔斯)
【马健提示】
本博客文章系原创,您可留言可评论。如果希望分享,建议您将本文的链接贴在您的网上。如果坚持一定转载,请您勿删除作者的私人信息。如有报纸、杂志希望发表作者文章,请您拨打电话联系。
【马健声明】
本人暂不提供个人心理咨询辅导,仅在电视台相关栏目做个案心理援助,以及受单位邀请授课和团体咨询事宜。有需求的单位可直接电话联系:010-65225665或13701196114。
【关键词】自我成长 怨恨
主观能动性
离异十年的燕儿(化名)又一次被母亲的恶言恶语驱逐出了娘家门。她走在宽广的长安街,两侧若干高楼大厦,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她这个弱女子容身。她的眼泪伴雨水一直往下流着,凭什么这个家不是自己的家?怎么连亲生母亲也容不下自己的亲闺女了?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12/10/13/1227eb04360g214.jpg
燕儿的父亲去也多年了,母亲和弟弟、弟媳一起生活在父亲留下的宅子里。燕与丈夫因为感情不和,不得不离婚了。没有子女的她,在外面租房居住了二年,因为身体不好,挣得那点工资差不多都送医院了,无奈的她要求搬回了娘家,与母亲挤在一个房间内。结婚并有子的弟弟一家住在另一个房间中。
没有孩子的燕儿,把侄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孩子一旦生病,她可比孩子的亲爹亲妈还着急,给孩子做饭,陪孩子出去玩,都成了她的事。
燕儿万万没料到,她这么做竟招来弟弟和弟媳的不满。弟弟弟媳认为燕儿管得太多了,几乎将自己的儿子霸占了。于是弟媳与大姑姐之间发动了战争,弟媳不让燕再接触自己的儿子。燕儿一旦有机会,就当着孩子的面说大骂孩子妈不好。
燕儿的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同一屋檐下成了仇人,心中难过。四处托人给燕找“主”儿,想尽快把她打发走。结果,见不个不合适,再见一个还不合适。燕儿就气不打一处来,和老母亲也成了仇人。
实在受不了这种家庭环境的燕儿,对母亲大打出手。并强调说母亲不爱她。从小把她生下来就送到农村给别人养着,十五六岁才回北京云云,希望母亲对她补偿。……
【马健声明】
1.在这个案例中,燕儿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并好心将弟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侄子就是侄子,永远不要当成儿子。
2.燕儿对母亲要求补偿幼年时的母爱。在情感上,过去的事情,无法从头再来。即使补偿,也不能达到幼年生活在一起的状态。
3.燕儿将对自己不幸的婚姻的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中,认为自己可怜,别人应该更多地给予自己关爱和保护。
4.燕儿在寻找伴侣中,也许要面对现实,即自己的年龄和婚史。自己认为合适的是什么样的人?与现实有多大的差距,能否通过其他方式弥补?现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多痛苦?做一次权衡和比较,调整自己的标准。
5.发挥成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总停留在幼年的痛苦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再以“生我就要养我”的儿童心理面对生活。
布置作业:
每天清晨起床和晚上睡觉之前各唱一遍《国际歌》
……不要说我一无所有,我要做天下的主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自己!
(注:把“我们”必成“我”)
……
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2009/5/5/13/18/121bae420e6g213.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