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还活什么劲!
--黑尔斯在说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谁在说》
文/相对名人:黑尔斯(HEALTH)
【黑尔斯温馨提示】
本博客文章系原创,您可留言可评论。如果希望分享,建议您将本文的链接贴在您的网上。如果坚持一定转载,请您勿删除作者的私人信息。如有报纸、杂志希望发表作者文章,请您拨打电话联系:13701196114
地点: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谁在说》录制现场
阳光主持人:王芳女士
当事人:一对母子
各路嘉宾:
万人迷著名的王为念导演、著名大牌律师陈旭先生、相对专家黑尔斯(马健)先生、治疗网瘾心理医生
事件:
母亲诉求儿子已经五天不回家了。儿子经常以多种借口要钱去网吧玩游戏。只身带儿子的母亲,每月收并不高,但在儿子承诺如果买一部手机就不去网吧的前提下,母亲用一个多月做保洁的工资一千多元为儿子换来一部手机,但没想到孩子还是继续去网吧。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5/23/9/26/12217072d3bg215.jpg
儿子自称从9岁开始玩游戏,一直在北京和家乡之间穿梭,这里读两年书,那里再读两年。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对儿子是一种生活的压力。
无助的母亲,即要工作,还要管教孩子,在孩子不听话的情况下,没有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她,选择了对儿子:“什么难听说什么,什么毁人说什么”。诸如:“你去死吧!”“你这样,还活什么劲!”等等。
面对生活压力的母亲,将自己承受的所有苦难一股恼地倒给了孩子,于是,面对一个唠叨的母亲,儿子选择了离开家庭,寻找安静和自尊的地方--网吧,
在网吧里,他实现了自我价值,他努力去玩,得到了游戏规则的认可,他有了装备,成就了自尊。
录制现场,儿子不敢看母亲一眼,问他为什么不与母亲交换眼神时,儿子说:“她瞪我!”
“我没瞪!”母亲说。
一些细小的环节足见母子之间的尴尬和生硬。也可读出母子之间的生疏。
尽管如此,母亲依然带着孩子的校服,希望他回到学校去读书,如果孩子想回老家,那就把衣服带回去。
生活艰辛的母亲,已经多年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了,她爱自己的儿子,她深深地爱着。但她爱的方式,令儿子无法接受。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5/23/9/27/1221701aa0dg214.jpg
亲子沟通是此节目的一个核心话题,尽管我们都能说会道,但沟通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能力。为了给母亲一些体验而不是简单地说教,黑尔斯请母亲与现场的一位观众做了一个沟通的游戏。游戏是什么内容呢?卖个关子,请您注意收看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谁在说》每晚19:30-20:00.游戏结束后,母亲体验到沟通的产不象自以为的那样简单,不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表达也存在太多的问题。
黑尔斯另设一个游戏是母子解绳套,首先母子自己解不开,之后请观众帮助也未果的情况下,黑尔斯与主持人王芳,演示活动的解决办法,不出二秒钟,顺利解决。游戏不是为玩而玩,一定要解读游戏背后的深刻含义。
黑尔斯在现场解说道:问题天天有,但我们却固化某一种思维方式,一试不成、二试不果、三试不成功的情况下,我们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用原有的方法继续着。如同母子之间的交流,用谩骂、羞辱、责备的方式管教孩子,儿子不仅没有好转,似乎变得更“坏”了,但家长是否可以考虑即然这样的方法不管用,我们就需要换另一种方法?或者寻找“专家”指点一二?也许有太多的问题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难,只因我们自己困住了自己的头脑,我们的心锚没有启航。
其他各路专家又如何与这一对母子沟通的呢?
黑尔斯说图:
右上: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小时候养成的。
右下:有什么投入将有什么产出,人生如厮。
请锁定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谁在说》每晚19:30-20:00.黑尔斯与你在荧屏相约。
http://1833.img.pp.sohu.com.cn/images/2009/5/5/13/17/121bae390feg215.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