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告清华大学培训的一面之辞
(2009-02-25 14:30: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健康生活 |
自己的管理能力可以不通过拿名校的证来告诉别人“我有管理能力!”。
大学教师讲的东西,大多也是从书本到书本。自己在家好好读几本书也就够了。一学期就上那么几天的课,还想通过老师学到什么?
所以,只有去参加培训的人自己心理清楚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去拿那张纸。拿到纸之后,就可以在许多公开场合说,“我在XX读书的时候……”.
曾经遇到这样的KFS,张口闭口谈“我在XX读书的时候……"当然,也这无异于到国外走一小圈,就谈“我在第五大道时”、“你看看美国,想当年,我在美国的时候……”
如果学员不买培训的单,这个市场自然也就没有了。说来说去,还是学员自己心里发虚啊。我时常收到一些培训的资讯,旗子越高,口号越响,费用越多。动不动就几十万的课程,如果参加什么什么活动,就可以获赠价值6.8万元的免费课程……,蒙谁呢?
也件戏剧性的事件发生在我身上,几天前还有业务员联系我建议我交钱参加某个超值培训,没过几天,同一单位邀请我过去为他们讲课。我到底是应该参加培训还是去培训别人?
另外,许多学员已经N年不读书了,再重回校园,难道自己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水平了?
现在不是有许多中外合作的学历吗?十几万就可以拿个博士。有的学员就是根本没读过大学,难道自己真不知道那个博士是水货?
骗得了别人,能骗自己吗?
所以,如果想实实在在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您就从实际出发吧!
黑尔斯说图:
右上:想学习、想进步,不一定进到“名校”,随处都有机会。如果以取证为目的,那就进到校院里去吧。
左下:图中的这位奶奶,八十多岁自学电脑,整理先生留下的资料,每年出一本书。她是我的忘年交郑校长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