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内的沟通有何不同

(2008-11-18 13:36:24)
标签:

杂谈

分类: 健康生活

家庭内的沟通有何不同

昨晚和夫人谈起十年前的事,我变得越来越爱回忆过去了,不是因为老了,而是因为有思考能力了。

十年前,夫人去双安商场为我买回一件衣服,是当时流行的格子式半长大衣,我一看就想起了农村老家的二嫂们穿过的衣服,马上回应一句:“我穿上这衣服,又回老家了,挺象个农民的。”

夫人极不高兴,之后跟我谈:“你就不能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我真觉得那件衣服很土。”

二个人不愉快了几天,这事就过去了。

昨晚,旧事重提,不是为翻旧帐,而是要表达家庭内部如何沟通才是有效的,家庭内允许什么,不允许什么。

我假设为夫人买回东西,她不喜欢,会怎样?

她说:“会装出高兴的样子。”

我说:“那我将继续为你买你不喜欢的东西,你是否依然装出高兴的样子?”

她回答:“是的。”

反问:“如果这样一辈子走下去,是否你累,我也累。我以为投你所好,但你并不舒服。”

她想了想,:“对啊,为什么我不直接告诉你我不喜欢呢?”

“你告诉我不喜欢,我就不会再作无用功。也许不再买东西,但至少不再买你不喜欢的东西了。或者也可能买东西时约上你一起出去,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我们因何在家要装出某种情绪呢?”我说。

“其实,你以前给我买的衣服,有好多是我不喜欢的,为了让你高兴,我只穿一次就送人了。”她说。

“那我们在家庭中,应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只陈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陈述自己的真实看法而不是为了讨好对方的语言。这是一种透明而高效的交流方式。如果在家庭中达成认同的一种方式,我们就可以试一试。不要想太多,不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不要过多地分析语言背后的潜台词。我们尽可能地用语言都表达清楚,这样彼此感觉不会累心了。”

……

这是一种健康和谐家庭交流的模式,彼此能够真诚地坦露自己,而不用虚伪地假装,让家庭成为一片“净土”,允许每个人发言,允许每个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当然,前提是彼此都同意这样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篇晒自己的小文章,夫妻之间,如果还想在一起生活,还有什么不可以交流的呢?
坦露的越少,猜测越多,矛盾越重,“结”越大。

您以为呢?

http://1844.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1/9/11/15/11e27454e6cg21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