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三十三
(2008-10-07 09:11:44)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孩子,我不是那意思》 |
【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三十三
文/北京师范大学
(承接上文)
4.5 遭遇成绩挫折
初中一年级的郝晓靓,前几次考试成绩相对稳定地保持在班级前十名,在800百余名同年级学生中,排名100位左右。
学生的成绩如同股市一样,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其他同学也会在利好消息的影响下,反败为胜。自己也可能会受莫名因素的干扰,而败下阵来。
这次,郝晓靓在班级的名次落了下来,排在15位,年级排名下滑70位。她极力掩饰自责,但还是被郝斯看个清清楚楚。郝斯考虑到此时用言语交流未必达得到最佳效果,于是决定晚间给女儿写一封信,通过书信的形势,打开郝晓靓心中的结。他在信中写道:
Honey,
期中考试结束了,昨晚你与老爸尽量以平淡的口吻谈考试成绩和评比结果,尽管你努力表现出乐观与豁达,努力表现出无所顾及,但你眼睛的余光不时观察老爸的表现,你有担心,担心老爸会像更多的家长那样批评和指责你,担心老爸会对你表达不满。而我只是在静静地听你的分析,倾听你的少许的抱怨,仔细聆听你做的计划调整以及你认为失误的地方。
宝贝儿,你长大了。自从9月份你升入中学,你的参照对象是小学同学中升入重点中学的同学们,你认为这些同学与你一样,你们有可比性。同时你也把初中的同班同学以及同年级同学作为比较对象,你希望在这个群体中能够表现出优异成绩,老爸深为你的上进心及竞争的意识感到欣慰和快乐。
十月初,你的月考成绩在年级排名中占到前100名的位置,你很高兴,老爸同样分享你的快乐。毕竟你们年级中有五个“实验班”,所谓“实验班”,你明白那些学生是以考试成绩挤进去的,你的成绩如果重新排序已经是“实验班”的水平了。
于是,期中考试之前,你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希望考试成绩能排在年级前80。老爸看到你考前努力复习,你认真刻苦的态度令我想起我的中学时光。考试过程中,你考完当天,回家就向老爸诉说数学有一道题目没时间改正,因为有一道难题占用了你太多时间,在检查卷面时,你发现了另一道应用题解错了,却没时间修改,你为此懊恼,你希望考试期间时间能够重新安排。我听到你对自己考试时间管理的不满后,认为你是进步了。你以自己生活的体验,从失误中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我想分数丢了,但你的经验却有了。你感觉到在这方面进步了吗?
在考前,你的英语课复习得很全面,认为英语可以得满分,最终的成绩是96.5分,你自己也意识到是在小的地方出了些差错,你将试卷分析的结果告诉了我,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表现遗憾,你希望在这次考试中得满分。我相信你有这种能力。但结果既然已经出来了,就让我们一起接受这个现实。还记得老爸做为座右铭的那几句话吗?“安祥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勇气促我做出力所能及的改变,睿智使我理解二者的差异。”考试结果已经出来,就是不可改变的事情了,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吧。但可以改变的是下次的考试,请你拿出勇气面对下次考试的挑战。
数学的分数如你所料:89分。你描述当数学老师在班上点到你的名字,他为认为你那道应用题不该丢分,你与他有同感,只是时间没管理好。老师对你的信任和期待,给了你力量,你希望下次做得更好。
语文成绩的90分,你分析的结果是在作文上加强练习,希望文章写得更好,并认为基础知识也有一些欠缺,你会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亲爱的女儿,你知道你总分比上次提高了,你也认识到你进步了,别人也进步了,只是别人的步伐更大了,你希望自己也加快速度。
在老爸对你的教育中,我始终坚持一种理念:读书学习是一种天生的本性,人们愿意学习和进步。这一点在你身体体现的犹为明显。你对学习的态度是:学习如同穿衣、吃饭一样,是自己的事情。但你却为这次考试成绩的总排名退步,在心中有一种隐隐的痛,你心有不甘。
让我们一起再分析一下分数吧:三科考试满分为300分,你的总分为275.5分,如果考试的时间管理能够做一些调整,那道应用题还可以得8分,你的总成绩应该是280多分了,与满分相差不过10多分,分到每科也无非是几分,我相信你所在年级不可能或极少数人能得满分300分,大多数同学在作文方面扣3-5分是正常的。所以,当我们一起分析结果时却感到:你与成绩排在前面的同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不可逾越的距离。
亲爱的女儿,老爸将我们分析的结果写成一封书信给你,这仅仅是一次小小挫折的记录,只是一次失误的事件而矣。你知道,进入北京大学的那些各地的状元们,也遇到过学习挫折的问题,老爸四处去讲《什么家庭把孩子送入北大》、《什么学生考入北大》,现在老爸也要将有关的调研结果告诉你,虽然北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成绩优异稳定,但永远保持第一名的学生人数比重并不高。对北京大学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
只有9.0%的北大学生从未遇到过 “学习挫折”。
而有26.6%的北大学生在初中阶段遇到过“学习挫折”。
更有55.2%的北大学生在高中阶段遇到过“学习挫折”。
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是发生学习挫折的“高峰期”。
以上数据和结果并不特别或“意外”。“永远考第一”就好比要求运动员永远是冠军一样,终究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
那么,北大学生遭遇学习成绩下降时会怎么做?
有21.6%的人会“向父母倾诉,以获取支持与帮助。”
有25.3%的人会“向老师、同学诉说问题。”
更有47.4%的人“深藏心底,拼命努力证明自己。”
这样的结果提示给我们的信息是,你遇到学习挫折是正常的事情,当然,老爸要做的事情是做你的私人心理医生,与你一起梳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老爸对你的态度是:永远无条件地尊重你、理解你、支持你。
老爸
第二天,郝晓靓读完这封信,紧紧地握了一下拳头,“YEAH”做了一个信心十足的手势,并将信收藏起来。
她对郝斯说:“亲爱的老爸,理解万岁!做您的女儿,真幸福!”
文/北京师范大学
(后续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