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二十七

(2008-08-11 22:53:37)
标签:

育儿

分类: 《孩子,我不是那意思》

 【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二十七

 

文/北京师范大学  马健

(承接上文)

 

3.6 多角度调整心态

 

“给孩子订规矩,然后谁的孩子谁带。”李玉枝立即回答说,“可立峰他们没时间管孩子啊”。

“立峰、丽荣,你们以为呢?”郝斯问。

“我和丽荣争取多一些时间给孩子,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其实,钱是挣不完的,挣多少才算够啊。”胡丽荣听到王立峰的话,连连点头。

“有没有具体措施?我们请灏灏加入进来一起讨论,每个人都是核心的人物,大家的改变,才能改变更快,我们的家庭是一个系统,需要相互的配合。”郝斯一转头对着看电视的王灏说:“灏灏,我们都想邀请你加入讨论。请顺便把电视的声音调得更小一些或者关掉电视,这样大家就不再受电视的影响,更专心了,也会谈得更尽兴。”

王灏关掉了电视,座了过来。

胡丽荣说:“立峰,你听出来了吗?郝老师对灏灏说‘请顺便把电视的声音调得更小一些或者关掉电视,这样大家就不再受电视的影响,更专心了,也会谈得更尽兴。’结果灏灏关掉了电视。上次他看电视时,当你知道他未完成功课后,强行关闭电视,要求他做作业。结果是电视虽然关上了,但回到屋里根本不做作业,改成玩游戏了。”

郝斯接过话说:“孩子长大了,自主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和他们谈话时最好给出一些选择,让他自己去做主决定怎么做,而不是总被别人安排做这做那。我相信灏灏能够知道怎么做更好。我们鼓掌欢迎灏灏加盟我们的讨论。我建议为今天的讨论起个名字,大家觉得叫做‘小天使在飞翔灏灏在行动’怎么样?”

大家异口同声说“好!”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8/9/21/5/11c4dbe3407g213.jpg

 

 

王灏低头抿嘴笑着,事实上,他刚才虽然在看电视,但注意力都在大人们身上。他很清楚大人们在说他的事情。

郝斯以主持人的身份说道:“首先感谢灏灏,他将电视关闭,有利于我们能在更加良好的环境中继续交流,这是尊重大家的表现。我们为奶奶培养了一个有礼貌的孙子、为爸爸妈妈有一个好儿子、也为灏灏的良好行为再一次鼓鼓掌。”郝斯带动大家拍拍手,气氛一下子变得热闹并轻松了起来。

王灏已经好几年未受到过表扬了,他在生活中一直扮演将掌声送给别人的角色。今天,他终于听到别人为自己鼓掌,尽管只有家人和一位陌生的老师,他心里乐开了花,喜悦之情无法掩饰。王灏靠近奶奶身边座下,腰杆挺得直直的。

“灏灏,来北京读书已经有三四个月了,习惯学校的生活吗?”郝斯问。

王灏回答:“不习惯。”

郝斯继续问:“在哪些方面不习惯呢?”

“对北京不熟悉,也没朋友,我老想着老家的同学。这里的同学们还笑话我,说我是肥肥。”王灏说着,腰杆弯了下来,象泄了气的皮球。

“从今天开始,爸爸或妈妈无论如何在你周六日休息的时候挤出半天时间带你在北京城里走走、公园里逛逛,奶奶和我们一起去。这样,用不了半年你对北京城就熟悉了。”王立峰说。

“爸爸、妈妈如果这样做,你愿意吗?”郝斯问王灏。

“愿意。但他们总加班,已经说了好多次带我出去玩,就出去过一二次。”王灏回答。

“从今天开始,以前的承诺不兑现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我们把每周带你和奶奶出去玩半天列在加班计划里,雷打不动。”胡丽荣斩钉截铁地说。

李玉枝插话说:“我负责监督,缺一次罚他们半月工资。”

“哈哈哈……”王灏笑出了声,能感受到他浑身上下的肉在抖动。

“你不适应的第二个问题是大家叫你肥肥,你不愿意别人这样叫你。”郝斯对着王灏说。

“是的。”王灏低下头,双手相互撮着。

“你有没有好的方法改变这种现状?一些可行的方法。”郝斯问。

“我减肥吧,少吃点,加强锻炼。可奶奶总做好吃的,我控制不住自己。”王灏说到吃,不知不觉咽了口唾液。

“那以后奶奶做饭注意点,学点科学配餐,不能总由着你的性子,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了。这是你提出来的,不能怪奶奶不给你吃。这孩子就喜欢吃炸鸡块!”李玉枝摸了一把王灏的大脸蛋。

胡丽荣抢着发言说:“如果你愿意,寒假我为你报个减肥班,央视体育频道有这样的活动。”

“按灏灏的想法,加上大家的配合,应该是可以减一些脂肪下来,当然,减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家都要有准备。尤其是灏灏要面对自己的挑战了,有信心吗?”郝斯问王灏。

“有。”王灏回答。

“底气不足啊,有信心吗?”郝斯大声问王灏。

“有!”王灏大声回答。

“我们为灏灏的勇气和信心,鼓掌!”郝斯第三次带头鼓起掌来。

“灏灏,你在努力减肥的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同学叫你肥肥,你会怎么办?”郝斯问。

“那我就不理他们。”王灏回答。

郝斯问:“他们叫你‘肥肥’或者‘瘦瘦’是不是可以改变你的体形?”

王灏:“不能。”

郝斯:“你胖或瘦与同学们怎么称呼你有没有关系?”

王灏:“没有。”

郝斯:“那与什么有关系?”

王灏:“与我吃多少、是否锻炼有关系。”

郝斯:“吃多少和是否锻炼,由谁决定?”

王灏:“我自己。”

郝斯:“所以,你自己才能决定你自己体形,而不是同学们如何叫你,是吗?”

王灏:“是。”

郝斯:“假如我是你同学,见到你时还叫你肥肥,你会怎么想?”

王灏:“不高兴。”

郝斯:“你不高兴,可我还是这样叫你‘肥肥’,你会怎么办?”

王灏:“告诉老师。

郝斯:“老师不会总在身边。老师不在的时候,我还这样叫你‘肥肥’。”

王灏:“那我就说你瘦猴”

“肥肥!”郝斯说。

“瘦猴!瘦猴!!”王灏说完,所有的人都狂笑起来。

郝斯:“看来别人再叫你肥肥,已经不会再让你那样伤心了,你感受到别人的称呼不会改变你的现状。唯有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你同时也明白,别人称你肥肥,如同你称我瘦猴一样,可能并无恶意,仅是一种根据型体的称呼,也许可以是一种昵称呢。香港女星,不也被大家称为肥肥吗?她自己也喜欢这样的称谓。假如同学再叫你肥肥,你还会感到自卑吗?

片刻静场后,郝斯继续说:“但这有没有解决问题?你是不是快乐了?不再为自己被人称为肥肥而难过了?”

王灏:“好一些。但我还是肥胖。”

郝斯:“如果难过即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不能改变体形,那为什么要难过?”

王灏:“那我就没必要难过,我接受我自己肥胖的现实。”

郝斯:“你开始接纳自己,但你有决心改变你肥胖的现状,家人也愿意配合你一起努力。”

王灏脸上再次展示了笑容。

郝斯停顿了一下,给全家人一个简短思考的时候,然后说:“我们全家一起做个游戏如何?请按我们日常的习惯将双手十指交叉,这样的动作由于习惯了,即使闭着眼睛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闭眼试一下,看会不会出错?”郝斯看着大家闭眼都做得很好。然后说:“请大家睁开眼,我的右手姆指在最外面,只有灏灏与我一样,其他三位是左手姆指在外。现在我们都换一下手的交叉方式,我与灏灏左手姆指在外,你们右手姆指在外。请大家再试着做一遍交叉练习。”

“别扭”灏灏第一个发言。

“不舒服”李玉枝说。

“不习惯”王立峰与胡丽荣对视了一下。

郝斯说:“我也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小的行为的改变,我们都有了一些体验,所以改变一种行为会有些不适应,而心理学提醒大家,一种行为的改变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所以,行为的改变,不适应、不习惯、别扭都是正常的,而一旦习惯养成了就会轻松许多。比如我们清晨穿衣服时,不用大脑的思考,就习惯于先伸左臂或右臂,先穿左腿或右腿。这就是习惯化了。灏灏理解我表达的意思吗?”

“理解。我减少饭量、加强锻炼可能会有一个阶段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至少21天的训练后,就可能会习惯了。”王灏被这样的游戏感染了。

胡丽荣说:“灏灏体会是很深的。爸爸、妈妈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改变以前满脑子充满工作的思维,现在要调整日程安排,需要协助你的改变,重新建立我们的朋友关系,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我坚信,我们共同努力,每个人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别人的改变。”

“我以前整天想着照顾好灏灏衣食住行,把灏灏养得太胖了,我也需要调整自己,尽管最初可能不适应,但也要改变,必须调整。不然以后孩子会受罪的,将来考大学体育占不少分数呢。我强迫自己放手孩子,不再管得那么紧了。我得转移一下我的注意力,立峰,你给我找个地方报个名,我学书法去,唱歌、跳舞也可以。”李玉枝说。

郝斯说:“刚才大妈无意间用了强迫一词,其实,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是一种关怀强迫症。尤其是对儿童的关怀容易出现这种症状。一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别人提供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别人不能独自解决问题。而当他的细致关怀被人依赖时,他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满足籍此获得的优越感,否则就会有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过度关怀他人实质上是‘对别人需要自己的需要’。孩子在成长,尤其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有了自主、自立的意识,而此时如果家长干预过多,会无形中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郝斯停顿一会儿,看了看一家人专注地听着,他接着说:“今天我们在家里开了个全员讨论会,过了一次组织生活。大家都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次思考,并确立了下一步的工作和生活的要点与方向。那我就留个作业给大家,大妈还做班主任,灏灏做小组长,丽荣做组长助理,立峰做小组长的私人教练。由助理协助小组长将今天的要点做个会议纪要如何?”郝斯总结说。

“好!我马上就写。”王灏信心十足地说。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欢迎我下周五晚上准时参加我们的小组生活。”

“欢迎!”王灏带头鼓掌欢迎,他太需要一个欣赏自己的人,他太久没有听到过陌生人的表扬了,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郝老师,并希望他以后能够时常到自己的家庭中。

(后续文章更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