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十九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孩子,我不是那意思》 |
【连载】《孩子,我不是那意思》之十九
文/北京师范大学
(承接上文)
2.11
郝斯说:“在咨询过程中,看到太多类似的个案,看到太多家长剥夺孩子成长的事件,了解到“爱”转变为“恨”仅有一步之遥,认识到家长打着爱的旗号摧残子女使其成为家庭的负担,而家长以爱的名义对子女构成的伤害,却要子女用一生来承担其不幸。子女演变为啃老族,情感及基本生存能力在‘爱’的温暖下逐渐丧失。
这样的个案,孩子成长中,是意识不到的。只有到了家长无力背负这个沉重的包袱时,他们才可能来咨询的。通过对这方面个案的研究,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我以虚拟的书信的形式,写了一篇耸人听闻的博客文章,读起来泣血,看起来震惊。希望引起家长们的对亲子教育的强烈关注。在亲子教育中,把握‘适度’的原则。”
记者立即回应:“郝老师,我现在可以读那篇文章吗?”
郝斯从博客将那篇文章搜了出来,打印一份,送到记者手中。
记者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九泉之下向女儿的谢罪书——因为爱
我最亲爱的女儿:
母亲在九泉之下,向你表达最真诚的歉意。我知道尽管我已经离开人间五六个年头,你一直恨我,并将这种恨输入到你的灵魂之中,与血液一起遍布你全身,但我仍然要向你说“对不起”。如果你有恨,正如我对你的爱一样,是那样强烈,是那样不尽如人意,是那样扭曲。
在冥冥世界,我一直关注你,我深知我对你的爱已经转化在了一剂毒药,如同为了解除你一时的痛苦而在你的食物中加入鸦片一样,看到你暂时的解脱,却让你越陷越深,无力自拨。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24/8/14/11bf85ac65eg214.jpg
在生你之前,我已经有过多次流产的经验,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我流产。我们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对大多数人而言极简单的一件事情,落在我身上竟是那样的难。在我三十岁之前,要一个孩子传承自己生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辞职在家,等待每月的那几天受孕,并不做任何行动,躺在家中,连吃饭都需要你父亲来喂我,衣服也交由他来洗。几乎所有的家事,全部由姥姥和父亲承担。而我唯一的任务就是待孕。你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不惜一切,只为拥有一个你。
难,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我对你比其他的母亲N倍地呵护你。我尽量让你生活在最最卫生的环境中,让你不仅是衣食无忧,而是要用我们可以提供的最好的物品。我听不得你一声的哭泣,不愿看到你一点点的不满意。我可以牺牲自己,只因为爱你。你在襁褓中的时候,一旦看到你要哭的样子,我立即抱起你喂奶,或换其他的玩具在你面前晃来晃去。
在你大一些的时候,你看到别人孩子玩什么,你就想要。我带你走遍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去寻找最最好的玩具,尽管我们家庭的收入有限,但我希望在有限的范围内,让你的幸福和快乐达到极限。
每天我接送你放下学,每天中午我担心学校的饭不好吃,我天天为你在家里做好了饭送到学校。我怕你与同学一起外出受到受到伤害,我拒绝你参加校外的活动。我只想看到你,只想让你除了在学校之外的时间,都与我在一起。
回想我与你一起手拉手上下学的情景,那是一种甜蜜的感受。尽管那时许多孩子已经独立上下学了,而我担心的是你过马路会不会遇到过往的车辆,会不会遇到坏人欺骗你,有没有可能遇到抢劫的人……我有太多的担心,所以,我手不离手地拉着你。
老师向我反应,你与同学交往很少,课上也很少回答问题,近乎自闭。我回答老师说,“只要孩子不学坏,别的不重要”。
初中毕业,你没考上高中,我不想让你读职高。你不想再上学了,你感觉到在学校没有朋友,只有在妈妈身边你才有安全感。事实上,妈妈也不愿你离开。你年纪还小,我们只好留你在家里。你在家一待就是三年,这三年前,你除了与电视为伴之外从不与别人来往,我们从未引起注意,只是感觉你还小,你没有能力面对社会上纷乱的人和事。18岁后,我们开始为你找工作,的确是因为你不想工作,也因为我们感觉工资太低,我们还养得起你,不就是加一双筷子和一个碗吗?有我们吃的,就不会缺少我女儿一点东西。
你在家一呆就呆了十年,你越来越不想出门,连和我一起去商场购物你都没了兴趣,你不想离开电视,不想走出家门。直到我病危住院,以至在临终前,你也没走出家门来看我。你的情感变得冷漠,任何事情激不起你的兴趣,任何人都不值得你牵挂,你心中,也失去了自己。
我离开你这五六年时间里,我反思自己,是谁让你成了现在的你,是谁让你失去了基本的能力,是我,是一种强烈的爱,一种过度的爱。我愿意承担社会对你的任何惩罚,但“愿意”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女儿,过度的爱是一杯毒酒,过度的纵容是潜暴力,你所以成为社会的废人,我,才是凶手!我向你请罪,是我危害了你的灵魂!!是我,毁掉了你的一生!!!
记者读到这里,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