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一:谁把我脱光了?

(2008-02-05 16:03:21)
标签:

杂谈

 

连载一:谁把我脱光了?

 

/北京师范大学马健心理咨询与亲子教育研究室  马健

 

85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读书,大学期间虽然也算活跃,但有一种信念压抑着自己“交个北京的女友?担心不能落户北京。交个非北京地区的女友?担心万一留在北京。”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之中,鱼与熊掌都放弃了。

在同学中间,虽有三五关系较好的女同学,虽然也可能与她们相邀着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参与周末的食堂舞会,“恋爱”,一对一的特殊关系,一直是个空白。

在同学关系中,人缘还算是好,皆因我本善良,所以,与男生的关系也极好。同宿舍的小林与同班的小梅交上了朋友,小梅喜欢跳舞,小林喜欢喝酒。周末,小梅找小林参加舞会,小林用手一指:“你去和马哥哥跳去吧。我要去和老乡喝酒。”这样的同学较多,所以,85-90年间,要想与我跳舞是需要提前预约的,不然,可能就陪别的“女人”去了。那时还没有什么名称,如果是现在,也要称“三陪”了,区别仅在于我与陪的“客人”相识,而且不收费用。当然,男生会客气地送我一包方便面来打发我,以示我付出的劳动回报。

转年到了90年初,大家忙于找工作。我,无助,困惑,茫然。我的工作在哪里?谁需要一个大学毕业生?

我跑到天津、石家庄,向许多地方投了简历,但未果。郁闷,无聊,等待……

一天见到系主任,他问我工作是否有了着落。无耐地回答“我,没人要呢。”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13/25/1185c2293d6.jpg

系主任说:“你是个多才多艺的学生,留在北京下中学教书吧。”

这一句话,指明了我人生十字路口的方向。系主任亲笔写了推荐信,我落户京城。自907月,咱也算是“北京人”了。

90年之前,北师大的学生很少下到中学去。我们的分配方向是进入高校。所以,当我到中学的时候,年轻人并不多。我们同时落户这所中学的还有三位女生,她们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轻工业学院。

这是一所只有一栋楼的学校,集教学、办公、实验于一体。到了学校,我,只有一个男人,所以有了独立空间,自己住在一间以前教工浴室里。三位女生刚好住在我的楼上。

落户京城了,留北京了,个人问题的目标更明确了。找个有北京户口的女孩子结婚,已经成了生活的明确目标了。

“自来熟”性格的我,试图从楼上三位女生中挖掘出可以发展关系的人员,不出三天的观察发现,她们竟然都有男友。缺乏竞争能力的我,只好做罢,眼光描准那些热情的大姐同事,希望通过他们来协助解决孤独的我的人生大问题。

自此,我进入脱光奋斗中

(精彩内容,后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