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录制《谁在说》,马哥接着说
文/北京师范大学马健心理咨询与亲子教育研究室
下午赴北京电视台录制《谁在说》,案例如下:
丽丽新交一位男朋友,她给男朋友出了一道网上的心理测试题:
如果你在工作上与上司产生了争执,两人各执一词,但上司用自己的职位高来压制你,这时你会怎么做?
A.直接服从,心里痛骂上司一顿
B.据理力争,绝不服从
C.暂时服从,然后向上司的上级反映
D.与上司讲道理,不行只有服从
男友选择了B。按照网络上提供的答案,丽丽判断男友花心,于是二人心生间隙。……
对于心理测试,网络上的确越来越多,一方面说明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上网的人太多,有了空闲,随便点击几下鼠标就想了解一下自己和别人的心理。
我在网上也浏览了几家网站、报纸的心理测试,我认为大约分成这样几种类型:
一、专业心理网站的心理测试(大多需注册或收费)
二、娱乐媒体的心理测试,大多一二个题目,随后就告诉你答案。
三、专业心理测试题目转贴,中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评分标准等。
我认为通过一二道题就认为是心理测试,还有失偏颇,而专业心理测试,如: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共187道题目。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不重复的测题项目550个。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85道题目。
艾森克情绪稳定性诊断量表210道题目。
这些问卷,是通过一系列的题目,最终得出一个结果。
我认为网络提供的心理测试大多强调了娱乐性,认真不得。也许有几个题目一测果然与自己的情况吻合,那就是与您巧合了。
我们如何看一下心理测试呢?
心理测验的质量评估一般从三个方面:项目分析、信度评估和效度评估。
项目分析:(1)确定测验的目的、对象和内容;(2)然后针对性地收集大量资料;(3)选择题目形式,并编写出题目初稿,初稿应有计划中测验题目数的2-3倍,以备筛选;(4)将题目初稿编辑成测验,一般情况下题目由易到难排列;(5)预测,即将测验施测于某一团体,访团体应是将来正式测验中准备应用的群体中的一个代表性样本。通过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团体在每道题目上的反应结果,对这些结果作出的分析就是项目分析,目的在于筛选题目,保证题目的质量。
项目分析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题目的难度(难度为1,表明题目非常容易,所有人均回答正确;难度为0,标明题目极难,没有人能正确回答;难度为0.5,说明题目难度中等,有一半的人通过。);二、题目的区分度。
信度评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同一测验对同一被试者前后几次施测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效度评估:效度代表测验准确性,即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欲测量的被试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一份编制得很好的测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许多误差的影响,比如被试的情绪、动机、疲劳等因素或强烈的外界干扰等,测验的可靠程度也会受到破坏。
心理测量学家们强调,在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等方面应依据一套科学系统的程序而进行,这就是心理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具体指
统一指导语:测验的指导语是对测验的目的、内容、作答方法与要求等测验细节的解释。
统一时限:一般的能力测验和学绩测验是难度和速度相结合的测验,通常会有时间限制。
统一评分:
建立常模:常模指对测验分数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参照标准。
对待心理测试的态度:
对待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有两种极端的观点:
一种是测验万能论,认为心理测验可以从各个方面对个体作出迅速有效的测评,因而盲目崇拜测验,甚至以一次测验成绩定终身。
另一种是测验无用论。认为心理测验误差大,根本没有科学性,结果既不可靠也不准确,因而全盘否定测验,甚至排斥测验。
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心理测验自产生以来,长期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其应用过程中,测验既显示了非凡的使用价值,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
测验的编制十分严谨,经过严格的质量评估,并且整个实施过程、评分和分数的最终解释遵循了标准化的原则,测验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心理测验不是心理测评的唯一方法,更不是万能的方法。心理测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测验过程中的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很难完全排除,从而影响到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因此,我们通常是将测验结果作为辅助决策的依据之一,在决策时还应该结合其他测评技术、结合个体的其他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
心理测评的非测验技术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