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亲子教育 |
录制北京台《生活广角》案例说明
文/北京师范大学马健心理咨询与亲子教育研究室
北京台七套的编导海洋打来电话说要录制一期亲子方面的节目,希望我能参与。
案例内容如下:
男,14岁,初一,小勇(化名)。自非典以来,断断续续上学,早上不起床,妈妈用手掐他,即使从床上拽到地上,还是闭着眼睛不动窝。不上学的日子里,在家看电视,玩游戏。
父亲,性格内向,很少管孩子,真管的时候动用武力,打孩子。
母亲,性格外向,与父亲比较更有文化,在某机关工作,儿子由其一手管理,溺爱并过度宽容。
事件一:非典过后,小勇换了英语老师,因非典期间玩疯了,上学时还没将心思收进课堂,第二天上课时,默写英语单词,小勇错误较多,老师罚他每个单词抄写50遍。第三天课前,小勇将受罚的作业交到老师手中,老师当着小勇的面,顺手将作业本放到身后的箱子里。
事件二:语文课要求学生背课文,小勇没背过,老师让小勇连续两节课站着听课。
事件三:小勇发烧,母亲为儿子服药后,征求儿子意见是否去上学,儿子愿意在家休息一二天,母亲同意。自此之后,小勇时常有病,或肚子疼、或头痛、或其他哪里不舒服,以此求得母亲给老师打电话请假。
事件四:母亲默认儿子生病即可以不上学,儿子以生病为借口可以不上学。母亲工作单位离家较近,每天中午回家为儿子做饭,为儿子准备“营养”餐。
事件五:一次,为上学父母与小勇发生冲突,小勇座在楼房的窗台上,对父母扬言,你们再逼我,我就跳楼。于是,父母妥协。
事件六:上初中后,小勇依然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清晨不能及时到校。母亲与教师协商,能否让自己的儿子晚一些上学,母亲认为学校上学时间太早了,儿子起不来床。老师答复说:“那就看他什么时候能起床,什么时候来吧。”母亲信以为真。
现状:四年来,家长一再“督促”小勇上学,但未见效果。直至今天,仍然不愿回到学校。
本节目录制完成,分两期播放。
欢迎对亲子教育感兴趣的朋友们分析案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