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界缘起

(2006-02-11 19:56:07)
分类: 原创空间/文章收藏

 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具足说应当是圆融法界无尽缘起,是贤首宗基于华严经的义旨而建立的。唐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说:“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这是法界缘起的名义见于载籍之始,嗣后法藏更在《华严经探玄记》当中组织慧光、昙衍、灵裕及智俨的学说而说《华严经》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进而在《华严一乘教义分其章》及《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中阐扬法界缘起的义理。再后到清凉澄观,此义便越发恢宏了。

  贤首宗用两种法门阐明一切诸法就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一种是作为诸佛境界的性海果分,意思是如来果地的分齐,这不是言语心思所能够解说攀缘的,所以不可说;一种是作为普贤境界的缘起因分,意思是等觉以下的因位人所可知了的分齐,这里所谓缘起就指的是法界缘起,而它的相貌是无尽圆融。

  一一法就是宇宙的森罗万象,法尔圆融,具足一切法,叫它作法界。法界一一法,有为无为,色心依正,总为一团;此一团万法,相即相入,互为能缘起所缘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成一法。此一法垒它一切法为缘,它一切法垒此一法亦悉为缘,相资相待,互摄互容,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叫它作法界缘起,也叫作无尽缘起。如《三宝章》描写法界缘起的相状说:“夫法界缘起,无碍容持,如帝网该罗,若天珠交涉,圆融自在,无尽难名。”

  《探玄记》举十种因缘解说一切诸法所以能够有如此混融无碍,其中第三是“各唯心现”。后来《华严经疏》却把“唯心所现”列在第一说,“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以一切法无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随心回转,即入无碍”。也就是说法界乃包括一切万法迷悟染净的一心,色心万差诸法从这个一心法界炳然显现。

  贤首宗为分别一真法界圆融无碍的义相,从四方面说明,即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而其中事事无碍法界更具体的表现了法界缘起。

  事事无碍法界的界,具有体性和分齐两种意义。宇宙一切分齐的事法,不坏其相一一如其理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在理事无碍法界观,万差诸法即是真如法性理,万法当中的一一事法,虽然是一微尘,也都具足真如法性理更无欠缺。万法与真如无碍,从真如所起的此法与彼法也无碍,火从理起,水也从理起,所起的水火等事不同,而从能起的真如来看,水火二法也无碍,如此万法互相摄尽,事事互相融即,重重无尽,无碍自在,譬如器器同一融即,所以叫作事事无碍法界。

  宇宙万有都具足四法界,一尘即法界,法界即一尘,尘尘法界,重重无尽。

  依贤首宗,四法界中说事法界的是五教中的小乘教和大乘始教中的相始教;说理法界的是空始教和顿教;说理事无碍法界的是终教,而华严圆教的根本教理,便是说事事无碍法界的无尽缘起。

结构拟古,意象交融一、形体近古,质文代变。

二、声韵借古,辞赋新意。

三、结构拟古,意象交融。

 不限句量,不羁字数,是现代汉诗的第三个特点。现代汉诗的四行、八行、十二行……;二言、四言、五言、七言,既有先天的结构形式,又有后天的结构构体,而后天的结构构体又来自于诗歌的逻辑卜筑和对象的刺激,以及情理形神和谐营造。她可以随着情景内容的变化而作构体形式的变化,如成两个四行之联诗,三个四行之联诗。同时,运用诗的艺术手段——“意象,借助古诗从自身复制出自身,用已有意象表达现有的思绪的基本迹轨,进行的交融无间的完整的有机的统一部黏结,形成意象套语,进而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见唐王昌龄《诗格》)。这种古为今用的立意是现代汉诗的创造。这种创造实际上是对传统诗(古体诗、近体诗)的改造。而这种改造又坚持随物赋形独辟境界的心地,把久远的历史积淀和当前的新鲜经验加以融会贯通,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将中国诗歌的民族化和现代化完美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视觉和感觉相统一的方式,表现出从历史裂变中诞生的新时代的风貌。事实上,现代汉诗更适合于我们这个鲜活的时代,也更适合于我们的传统习惯。她既易于交流与学习,又易于朗诵与流传,定会在未来一千年担负起许多吃重的角色(见台范光陵《新古诗答客问》)

 新诗、古诗、现代诗、古体诗、近体诗、旧体诗等都有其短长,应该取长补短,融合互补,各显风流。新诗可以展新貌,古韵可以唱新声。相信,这种现代汉诗的诗体在未来诗河的流程中,一定会浇灌出更加灿烂的艺术之花,并在不仅自娱,且可娱人,更可建功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