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7.21暴雨带给我们的悲喜哀愁!

标签:
7.21暴雨广渠门桥 |
分类: 一丁点的眼睛看热点 |
我原以为,在北京这样的“内陆城市”,我是没有机会看到海的,可是,我错了,公元2012年7月21日晚,我有幸的在北京,看到了那片海,并且,非常剌激的开着我的“水陆两栖”机动般乘风破浪,虽然过程中有惊无险,但事后仍心存余悸。我感谢老天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能让我在平时以“首堵”闻名余世的北京,感受夏日海滨傍晚的景色,只是此时,我不是站在南国海滩上欣赏落日的余晖,我的地点是北京东三环的广渠门桥上,桥下的积积水已经达到2.5米深,就在这座桥下,一位不知名的兄弟沉入“海底”。
能够让北京变成海滨城市的这场大雨号称是“六十年不遇”,可见雨量之大,所以,对于城市的多处积水,作为市民的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城市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暴雨中,市政人员冒雨做出的紧急应对处置,但我还是要说,对于这样的暴雨,防范远重于应急。还记得上次北京暴雨吗?我忘记了是几十年一遇,只记得上次和这次一样,处处可看海,人人滑小船。只是,这次,有一个外国友人,激情的在雨中用各种姿式向我们表演着他的游泳技巧,我们在惊叹于他的美丽身姿的同时,是否也该深刻的反思?但纵观整个暴雨突袭到交通秩序恢复良好的过程,我们还是能够从中看到很多可喜的地方
一喜:大雨中的“北京精神”,应急不再只是政府的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永远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这场大雨中,我们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因为暴雨,北京首都机场上百架航班延误,近千民乘客滞留。公共交通运力,已经很难满足于机场旅客的疏散。我们很开心的看到,很多私家车主,义务往返于机场与市区之间,免费接送旅客,分文不收。也许静坐于温暖之家的我们,不会感受到此举的“光荣”与“伟大”,但让我们想想,在那暴雨之夜,在那人头攒动的首都机场,微冷的身体和心情,能有一辆车可以搭回市区,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保况这还是一辆辆免费的爱心车,那咱心灵的上的慰藉感,只有当事人,才能深会更深.而且这一自发行动,给我们的深层次的启示是,在城市遭受应急灾难时,救助已经不只是政府的事,百姓到助,会让这座城市在暴雨夜中仍存温暧。
滞留的乘客
与上次暴雨的慌乱相比,此次暴雨北京市政显然是早有准备,从暴雨刚开始下,北京各大容易积水路段,交通应急指挥车就已经布防到位,如莲花池、广渠门、北关环岛等地。这与上次桥下已经严重积水,应急指挥车迟迟不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为暴雨中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了先决条件。虽然此次暴雨,仍导致了大量旅客滞留,车辆涉水,甚至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但客观的说,与上次相比,北京市政所做出的更积极的努力与应对,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且,两次降水量不可同日而语。
大多数市民鉴于上次被淹的经验,暴雨过后第二天还不敢开车上路,因为肯定会有很多积水还没有处理,车辆无法安全通行。但此次,确实是出乎意料,22日早晨,大大雨停息了四个小时后,北京很多曾经严重积水的路段,还是那座不得不提的广渠门桥下,积水已经从最高峰时的四米消失的无影无踪,桥下车流穿息,如不是道边隐约可见已经干了的黄色的淤泥,很难想象,就在几个小时前,这里的积水还曾经夺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说喜并不是为了歌功颂德,只是想让大家做的更好,在灾难来临时,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此次暴雨,我们看到希望的同时,仍然看到了很多不足,那些让我们无法抹去的哀愁,仍然是我们暴雨中痛苦的记忆
一愁:黑车发暴雨财,雨中揽活,1.5公里开价900
与很多私家车免费接送旅客相比,平时就比较猖獗的“黑车”依然保持着黑的本色,一如既往的黑到底。趁大雨之夜,剩机涨价,发这种不义之财,更甚之黑车,1.5公里开价900,这是一个让人心寒的数字,我们心寒不是因为无休无止的大雨,而是这个让人不耻的数字,这数字的背后,是一颗比大雨还要冰冷的心,让我们寒彻心骨
广渠门桥下,积水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四米,一辆白色的越野车车主,因为无法打开车门,最后溺水而亡,据丁先生爱人事后说,丁先生曾多闪打电话报警,但电话一直占线,无奈之下,丁先生打电话向妻子求助让妻子帮忙报警,但最终,当救援人员打开车门,将丁先生送至医院时,虽经一小时的抢救,但最终还是抢救无效,丁先生离开了我们。在此,我们要责问永远打不通的报警电话,我们要责问,在发现有车涉水时,现场救援人员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深入水中查看?一条鲜活的生活,因为救援的问题而失去了,这责任,谁来承担?
暴雨已经过去,城市生活似乎依然平静,但这里,还是有两个问题萦绕于心:
第一个问题:暴雨与地震同样是灾难,那些因暴雨而失去亲人的家属,现在是不有人给他们进行心理抚慰?
第二个问题:再有如此之大的暴雨,我们怎么办?广渠门桥上“观海”的事,我们能再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