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魔乱舞的时代,只有风魔才能活。人人心中有神也有魔,神性有神性的庄严,魔性也有魔性的洒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神性的力量在世俗化的世界无能为力之时,魔性的力量才显山露水。魔性的表情红遍社交网络,魔性的视频迅速传播开来,魔性的段子逗人开怀大笑,事实证明,魔性才是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魔性在这个时代中失去的只是沉重,它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采写_魏春亮
魔性
原意
恶魔本性,常与神性、佛性相对。在很多宗教和民间信仰中,神性和魔性是两股最基本的对立力量,两者此消彼长,并处于长期的斗争之中。由此引申出邪恶的本性等意思。
引申
魔鬼般的魅力,类似于魔力,尤其指女性。
ACG界
在ACG界,“魔性”是吸引对方来补充魔力的源泉。由此创造了一个衍生词——补魔,意为通过某种羞羞的体液交换的方式补充魔力。
解读
随着恶搞和萌宅腐亚文化的发展,“魔性”在网络上逐渐变成对很古怪且意外又莫名带感的一切东西的统称。
魔性表情
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网络表情的更新换代。从早期QQ的微笑、挥手等简单表情到如今遍布网络的表情包,我国的表情事业风生水起。如今,魔性表情已经铺天盖地。无论是简单粗犷的暴走漫画表情,还是神经质的doge表情,以及拍照拼星星系列表情,都完美地体现了魔性表情的真谛。魔性表情还时不时会俘虏一些明星的呆萌窘迫瞬间,它让小李子在错过奥斯卡之火得到安慰,让嚣张跋扈的萧才人翻眼睛也分外动人。魔性表情以其贱、萌、蠢、呆,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
魔性视频
时下最具魔性的视频,无疑是恶搞成龙的《我的洗发液》。那一声duang,魔性之大,足以回响在广大网友午夜梦回的耳边。
任何对魔性不太明白的人,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都能快速轻松地领悟其真谛。除了恶搞视频,手机视频的普及也让人们通过美拍、秒拍等途径上传了大量的魔性视屏。这些魔性视屏的主人公用生命在实践着魔性的意义。2014年年末,“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让魔性的瓜子男被胖揍一顿;今日,纠正哥一条视频,让135××××7557的机主承受每秒钟几十万个来电的困扰。魔性是这个世界的无奈,也是这个世界的亮彩。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观看成龙神曲《我的洗发液》
魔性段子
昨晚我和妻子都上床之后,她突然问我:“你觉得,我们会不会太传统了?”我说:“有话进我房间来说,我都听不见你说啥!”
如果以前的段子可以被称为无节操段子、内涵段子、黄段子、冷段子、没品段子……那么魔性一词一出,那些不正经、卖萌卖腐抖机灵的段子就像散兵游勇一样找到了归属——魔性段子。魔性段子囊括了几乎所有段子的特性,或者干脆说,魔性就是段子的命,而段子,则是魔性的形。而那些本身不是段子的或机智或蠢萌的文字,也因沾染了魔性,而成为了准段子。
哲学
魔性是酒神精神的现代体现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运用了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来解释了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独特性。日神精神讲求实事求是、理性和秩序,它清清爽爽走向内心的精神性追求;酒神精神则与狂热、过度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它风风火火走向世界的物质性渴望。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它嘲笑悲剧,迎接迷狂。它创造着自由的艺术,拥抱生命的狂欢。而魔性,无疑暗合了酒神精神的本质。魔性打破框架,在不同的形态之间搭起桥梁。魔性藐视陈规,不断推出让人瞠目结舌的新鲜事物。它是人类野性思维的驰骋放纵,是人类脑洞的肆意大开。它是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体现,是酒神精神在这个狂欢时代的最新体现。
社会学
娱乐至死的网络版本
美国社会学家尼尔·伯茨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在电视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而在网络时代,娱乐更是以无处不在的姿态,招安了公共话语,并侵入到个人表达。我们在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中展现魔性,在个人表达中同样展现魔性。魔性是娱乐的比较级,它比娱乐更娱乐。在魔性的光环下,我们放弃了严肃的体验和深沉的思考。在网络时代,我们逐渐魔性至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