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批判彭浩翔专题之一·彭浩翔为什么低俗

(2013-03-13 15:09:46)

http://www.smweekly.com/photocenter/2013/201309/a/P634987748623564915.jpg

市场·为何低俗?

“低俗”为其赢得太多的名和利

这当然不是彭浩翔第一次“低俗”,从《买凶拍人》以来,他在作品里往往最关注暴力、色情、恶趣味。当然这并不打紧,智商为135的彭浩翔绝顶聪明,他向来精于放大夸张,以戏谑的方式游走甚远,当电影完场亮灯,你站起来继续傻笑,还得夸他真是天才,多么深得你心。

 

原因1 找到与观众沟通密码:次文化

彭浩翔一直有意挑战主流价值观,但直到两三年前,依然票房平平,拥有粉丝也局限于怪咖小文青世界,一直未能成功讨好大众。《志明与春娇》的出现,港女港男爱情只是布景板,卖点其实是粗口三字经,票房大获成功。几年来彭浩翔写专栏回复读者来信结集《爱的地下教育》,以毒舌风格、恶趣味、“贱”文化教主形象对话粉丝,而“贱”在新语境下实质已是被广泛认同的卖萌。彭浩翔的小文青导演主流化之路,是让次文化找到团员,在分众时代找到受众就是找到金主,可以自立山头,其影响力、权力也水涨船高。所以过去对他显得冷漠的行业组织,今年都大抛橄榄枝。

 

原因2 绑架“本土”的商业策略

《低俗喜剧》的出现,从头到尾最强调一句口号:支持本土电影,捍卫粤语文化。低俗=本土?世界上任何“本土电影”都显然不止如此狭隘且逻辑混乱,但从商业角度考虑,香港市场并不只是香港观众,越是有争议、内地禁放的电影越能吸引内地观众组团猎奇,譬如《3D肉蒲团》。所以遑论影片优劣,当彭浩翔、杜汶泽高呼愿为香港多拍纯港片时,其实与台湾电影界近两年动辄高呼“支持国片”如出一辙。事实上这也非常奏效,去年以小成本拍了12天的《低俗喜剧》大卖三千万票房,该片还碰上了“天时”,最近两年内地与香港关系因各种事件不断碰撞,“本土”牌打得恰逢其时。

 

原因3 事先张扬的“低俗”,立于不败的聪明机关

戏谑风格使然,从彭浩翔第一部戏开始,所有批评者面对他都很容易陷入“认真你就输了”的悖论,在香港影评界,有人表示最多会私下批评,香港多年来几乎无人会旗帜鲜明地批评彭浩翔电影,因为明知无用,只会令对方越批越红。《低俗喜剧》更是典型案例,这次自贴“低俗”标签,犹如预先巧设机关,自己站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道德低洼地带,等到有人站出来批评,但凡涉及到价值观问题,“低俗”就犹如保护盾牌自动反弹之。在此情况下,电影越被指责“低俗”则越成功,作者品牌也越被打压反而越能激发支持的人气,犹如设置了无限复活功能,逐渐变成“批评你就输了”。

 

原因4 主流北上之后,香港成“低俗”特区?

香港影人大举北上之后,香港本地市场几乎只剩警匪片或者三级片,尤其后者近年票房不俗,前年有《3D肉蒲团》,去年则有《一路向西》,而后者如今也筹划开拍续集《一路向西2之抬西》,另一部由彭浩翔监制、讲述飞虎队员澳门召妓的《飞虎精英之套票出征》也已经杀青。最近《低俗喜剧》引起的满城热议,影片顺势重新上映,也为同类电影增加声势。而这类电影工业上成本未必太大,在某种程度上又顺应市场趋势,自然成为香港电影的出路之一,但如果以后港片主流如此,你又怎么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