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玉访谈

(2018-05-18 17:38:26)
标签:

财经

教育

分类: 德先生散文随笔诗歌

陈玉,男,1966年生,湖北省荆门市沙洋中学1984届学生。现唐人汇金控投资(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杨(继宁,沙洋中学副校长):陈总,你好!刚才看了你们公司的装修,古色古香,很有特色啊!你是我们沙洋中学走出来的成功人士,能在北京有这样一家公司可是需要一定实力的。给我们谈谈你的奋斗经历吧。

陈:不好意思啊,高抬我了。我公司装修确实花了一定的功夫,500个装修人员花了500多天才完成,全按大唐盛世的风格装修,否则不会取名“唐人汇”。见到母校的领导和老师让我感到很亲切,回想起来离开沙洋中学已经34年了,但母校留给我的印象仍然很深刻,我们当时的班主任胡远声老师,对我们既严厉又和蔼,对我还特别关照。尤其印象深刻是早晚自习约上三五个同学在踏平湖伴朗读、散步,其乐融融。

我到北京也十多年了,要说做得有多成功,也不敢说,应该说离母校老师们的要求还远。在北京我们开办私募基金应该算比较早的,在国内外都有投入,如在美国、加拿大等都有石油和钾矿投资;国内上市企业如环保装修的中标建设、绿色农业的慈生堂,都是我们投资的。现在还是以高科技这块为主,也在转向实业投入,因为提倡中国制造嘛。

杨:陈总十多年前怎么就想到到北京来开公司呢?

陈:我大学毕业后先在荆门875厂工作,一直干到宣传部长,后在市计委、市经委、市委宣传部、市建委等部门工作过(杨插话:原来陈总也是体制内的啊)。邓老南巡之后的春风刮遍了大江南北,我们荆门也兴起了公司潮,当时算是停薪留职下海吧,创办了国有电脑科技公司,3年时间做到了荆门最大。最好的时候,一年可以做二百多万。

杨:90年代就做这么好,为什么不在荆门继续做下去呢?

陈:心中还是有伟大企业的梦想吧。在荆门开始主要做电脑硬件和软件代理,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就越做越难了。硬件这块由于当时电脑城里武汉的批发商也来了,打价格战,几乎没什么利润;做软件差不多也是我们最早,像财政局全系统会计电算化都由我们公司培训,证都由我们发,我们是荆门电算化的"黄埔军校"。那时荆门能上软件管理企业的也不多,小地方毕竟市场有限。非典之后,2004年初,正当我在寻求突破时,北京朋友相邀合作。那正是互联网的低潮期,我认定电子商务将是趋势,于是来到了中关村。当时比刘强东的京东电商起步还早半年,他那时还要在我们网上宣传呢,但现在人家多牛啊!所以说我们只算有点小成就,离成功还远。

杨:那后来怎么又转做风投了呢?

陈:还是靠得天独厚的资源。电子商务包含很广,实际上就是互联网延伸。在北京我们是较早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公司有很多从事互联网和金融的老专家,如有起草《基金法》的王连洲先生。当然,近两年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经济形势如此,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国家改革处于深水区,投资环境不是很好。我们前期投入了很多,但目前来说,还没有见到大的成效。盈利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时间,但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实际上在做一个孵化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更多的孵化器。

杨:感谢陈总在百忙中接受我们采访并给我们讲了这么多。

 

陈玉访谈

(熊道德记录并整理 2018/5/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贺军访谈
后一篇:胡浩波访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