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迷失自我一族
(2017-11-19 18:10:56)
标签:
时评杂谈教育 |
分类: 德先生谈人生 |
今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达2539.7亿元,比去年增长了53%。看来“剁手党”们并没有剁手。家里已有20双鞋,但这双鞋只要1000元,上月买的那双鞋还要2000元呢……“剁手党”首先考虑的不是需不需要,而是划不划算;到自助餐厅吃饭也是如此,不是吃自己爱吃的,而是看吃什么划算……
问题就在这里——有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总是抓不到事物的主题和本质,而在乎表象和细枝末节,不仅仅表现在消费方面。过得幸不幸福,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嫁了“高富帅”,娶了美女,别人羡慕就非常受用了,而不在于自己的感受;高考填报志愿,听人说学管理好可做官,那我也填管理专业,听人说学计算机好易出国,那我也填计算机专业;求职就业,别人说外企好薪酬高,那我也进外企吧,又有人说国企好或考公务员好,说起来有面子还稳定,那我就进国企或考公务员;……就是没考虑自己合不合适,喜不喜欢。总之,都是盲目的,是迷失自我的。
达人秀《奇葩说》第一季节目中,一位清华学霸,一上来就说自己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桂冠,但现在为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希望三位导师给支招。没想到才说了一分钟,嘉宾蔡康永直接按铃将其淘汰。而一向口无遮拦的另一嘉宾高晓松则按捺不住开炮了:“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的志向,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而是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我国的中学教育缺了一门课——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课。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的调查,中国在这方面已全面落后于美日韩,她甚至用了“触目惊心”这个词。一是我国大多数中学没开这门课,二是即使像北京的一些重点中学开了这门课也不过是个“花瓶”而已,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没有真正地重视,他们所关心的仍然是考高分上名校,如清华的这位学霸就是他们眼中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功利性太强,目光太短浅;我们培养的学生,多了一份自私,少了一份自我。与其说是缺了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课,毋宁说是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课。启蒙即从自我认知开始:我来到这个世上干什么?我想要什么?我要奔哪里去?只有先弄清这些问题,生活中就不会舍本逐末、随波逐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琐事上,人生格局才能得到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