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软柿子捏
(2017-03-23 09:31:21)
标签:
时评杂谈 |
分类: 德先生评时事 |
某区纪委选择了共青团、司法局等三家单位作为反腐倡廉的试点单位,派工作组常驻于此。进驻几个月来,实在挖不出什么“大老虎”,连“苍蝇”也很少逮着,于是就天天查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手持摄像机各科室乱拍,今天曝光这个科员在办公室吸烟,明天曝光那个办事员上班时间玩手机……可不要小瞧这吸烟、玩手机之类的小错误,可是要层层上报公开通报的呀,弄不好还会上中央电视台!
像共青团、司法局这样的单位是典型的“清水衙门”,既无实权也没有钱。就是腐败最猖獗的时候,腐败分子也不多,什么时候听说过团委书记、司法局长进去了?而像发改委、国资委、税务局、公安局、交通局、人社局、国土局这样有权有钱的单位情况就不同了。如发改委,被人们称为“小国务院”,实权大得很,就已披露的贪官名单就是一长串:刘铁男、许永盛、郝卫平、王骏、魏鹏远、梁波、张东生、熊必琳……全是“大老虎”,动辄贪污受贿过亿。魏鹏远不过一个副司长就受贿2亿多,查出的赃款用4台点钞机清点了半天,因工作时间过长发热,把2台点钞机都“累”瘫了。又如某省交通厅,三任厅长“前腐后继”,都进去了。第三任厅长上任时省领导与之谈话,希望他接受前两任的教训。他曾写血书向领导表决心,绝不重蹈前任的覆辙,但最终没能“免俗”。为什么啊?因为钱太多,修一条高速公路就是几十亿、几百亿款项,加之争项目的人死缠烂打及多年的潜规则,一般人很难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还有权太大,厅长一张条子一个电话就可以决定几亿的工程给谁做。钱多、权大、又无有效监督,这是产生腐败的根源。在政法系统,公安局应该是产生腐败分子最多的地方,因为公安局权力特别大。
如果纪委要在政法系统选择一个反腐试点单位,即使不选公安局,怎么也该选法院或检察院,可他们却偏偏选中了司法局,真是眼光独到啊!司法局能有什么事?如果说省司法厅还管着几个监狱,而区、县一级的司法局,主要工作就是法制宣传法制教育及社区矫正还有邻里纠纷等扯皮拉筋的事情,既没有强制执行力,也不与钱打交道。
哪里的腐败分子多,哪里的腐败分子少,应该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就是普通百姓凭常识也知道,而作为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专业人士难道不清楚吗?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如果猫都不知道哪儿的老鼠多,只怕不是蠢猫,就是怪猫。
工作作风、工作纪律该不该整顿?该整顿;大操大办之风该不该刹,也该刹。但如果纪委通报的多是些某科员上班玩手机、某教师请了几桌客之类的事情,是不是预示着当前反腐形势已发生根本好转、已无“老虎”“苍蝇”可打了呢?恐怕不是。当然,也不是说普通群众都是好人,即使打小鬼,也应该拣硬的来,去碰一碰单位里的刺头、阴沟里的石头,而不是专拣软柿子捏,整老实人。
《儒林外史》第四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朝廷为保护农耕颁布了禁宰耕牛的告示(这个禁令本身也有一刀切的问题),而部分回民因为信教的原因不吃猪肉,只吃牛羊肉,如果真“要断尽了,他们就没有饭吃”。于是回民们商议共备了五十斤牛肉,由一位回民老师夫送与汤知县,其意无非是想通融通融,让回民有肉吃。回民们原想,汤知县也信回教,作为教亲,或许会网开一面。谁知汤的朋友张静斋(就是范进中举时那个送钱送物又攀亲的张乡绅)出了个馊主意,让汤借此显示自己“奉公执法”和“清正廉明”,“你我做官的人,只知有皇上,哪知有教亲”。于是将老师夫“重责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只剩的两个眼睛,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呜呼死了。”
这是真“反腐”吗?分明是草菅人命!汤知县做得如此绝情是为了“上司造访,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原来反腐是假,捞政绩升官是真。汤知县真那么“奉公执法”“清正廉明”吗?见鬼去吧,“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私下里不知贪了多少,哪看得上这五十斤牛肉?他治下的“老虎”“苍蝇”到处是,他本人就是一只大老虎。汤知县之所以这样大张旗鼓地治一个老百姓的“行贿”罪,其目的是为了掩盖真正的腐败。
要防止借反腐之名将刀口对准普通干部群众。某些人事改革也是如此——人事改革刀口向下,不裁冗官裁小吏。此风不刹,既败坏了纪委的名声,又间离了党群关系。这一点,必须引起中央高层和全体人民的警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