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岁的儿童

(2013-01-14 13:13:45)
标签:

教育

分类: 德先生说教育

新年之后,高考倒计时牌开启了,“离高考还有(仅有)……天”,紧张的气氛弥漫着高三年级。由于本届学生中考招生生源不好,学生基础差,月考成绩总不理想,每一次所谓“月考质量分析会”都开成了“批斗大会”,学校领导、年级主任可能也是压力大的缘故,难见一副好生相,这使我想起一篇讽刺小说《我不会笑了》。班主任、科任教师更觉无趣——教书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辛苦,可成绩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差(当然成绩好坏还得高考见分晓。)

前几年教学生没费这大劲,没这么累,倒有学生考取北大清华人大。现在是每周一大卷,每日一小卷,还有什么“培优补弱”,集体备课,复习研讨,如何批改作业,如何讲评试卷……不仅要接受宏观领导,更要接受微观指导,学生早自习该干什么,晚自习该干什么,自习课都细化到哪一章哪一节,任务要布置到哪一天哪一堂。如果不给学生具体任务,有的学生就可能第一天看第一页,第二天仍看第一页,第三天还看第一页……

有偏科的“跛子”,科任教师还要针对性地“治跛”。按说,哪科弱学生本人应该最清楚,应主动找老师或同学补才是。可当老师主动找他都还有人显得不耐烦,好像是有意和他过不去,或反感或应付,还得好言哄着。升学本是学生自己的事,事关他们前途命运,怎么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比学生本人还急呢?

到了高三,陪读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学校周边的房子行情看涨。有的家长甚至辞去工作陪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高考,调不进城里就调到城郊乡镇,下班就赶往租住地为孩子烧饭洗衣,陪吃陪睡;还有位学生,高二时是奶奶陪读,后来奶奶管不住孙子,父亲就亲自来陪读。我说,你这够下本的,连生意也不打理了?家长说,反正也不过一年时间,孩子升学是大事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但是,据政教处统计,近几年在外租房家长陪读学生重本升学率不足3%,而我校重本升学率是15%左右(不含艺术生)。试问,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没有家长陪伴就不学习,老师不布置具体任务就不知道干什么,这样的学生即使到了大学又有什么用呢?

可是,班主任、科任教师还被批评对学生管得不够紧、不够细,要求教师从清晨6点钟起床到晚上11点中睡觉都要全程陪伴,教师还兼有家长、保姆和管教干部的角色;据《楚天都市报》载,武汉的一所学校,班主任的办公桌就在教室后面,无论是哪位教师上课,班主任至始至终都坐在教室里,学生一切言行都在班主任的监控下。

我不否认对学生管得更紧更细,升学率会提高。从短期来看,授之以鱼的确比授之以渔更能立竿见影地见“成绩”。但学生们离开学校后能否自己捕鱼呢?——办教育的人并不是不懂教育,是当今评价机制使然,可媒体还为一些学校错误做法推波助澜。看来,中国教育的问题确实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培养一批三十岁的儿童!读书,父母陪伴;学什么,怎样学,教师越俎代庖;就业求职买房,父母操心安排;相亲,父母比本人还着急;恋爱结婚,父母拿主意操办;生了孩子,父母管带,冲奶粉,洗尿布……一切全包,小夫妻只管生(要是能替代父母恐怕也替代了)!

父母爱子女、教师爱学生,恰恰不同于别的爱,如男女之爱,是越走越近最后结合。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要逐渐放手,最后是为了离开。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比东方国家做得好,外国比中国做得好。人,特别是中国人,在教育培养下一代方面应该向动物学习,母狼将小狼一次次抛下坡再让它们自己爬上来;小鹿一生下来母鹿就“狠心”地让它“拜四方”,接着就带它奔跑……父母该“狠心”时则要狠心,学习和生活能力是他人无法替代的。而现在的父母和学校,看似爱子女、爱学生,负责任,其实在贻害下一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