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考点”高考结果与对策
(2012-06-29 08:56: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德先生说教育 |
被称为湖北省史上最严厉的高考结果出来了,我校高考重本上线人数和本科上线人数都创近几年新高,那些对我校前几年高考夸大事实的负面传言也不攻自破。已有两位亲戚朋友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打算把孩子送我校复读,高考结果影响招生生源。
如果说在往年未安装全程监控录像前的高考中存在水分的话,那么其学校也一样,可能被挤出的水分更多。实际上严格的考试对于平时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是有利的,净化了环境,少了干扰,考生心理平衡,高考更能发挥水准。
欲想高考舞弊,没有超强的“心理素质”不行,心怀鬼胎,慌慌张张,结果会适得其反。一个能凭真才实学考取“重本”的学生实在没必要舞弊,实考200分的学生抄成300分容易,抄几题ABCD的客观题就够了;实考500分的学生想抄成600分就难了,那些大题、应用题、论述题,作文题如何抄呢?今年的高考还真把那些差生的水分挤干净了,全省高考成绩统计,两极分化严重,特差生更多了(往年实际上也多),有的学生6门功课才考100多分,还比不上好生一门的成绩。
对中国的高考制度尽管有诸多的批评,但未出台更合理更科学的高考制度之前,高考这么考,起码保障了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本省范围)。高考结束后,高一高二学风都有所好转,学生丢掉了幻想,只有端正考风才能促进学风。
今年的高考给我们新一届高三带来的压力很大,文理561、551的一本分数线令人望而生畏。本届招生情况特别不好,全县中考前20名的考生都被市直学校“忽悠”去了,各初中“领头羊”走了,三四五六名的学生也跟风走了,美其名曰的“英才班”“励志班”,其实真正的“英才生”“励志生”不多,而“关系生”“调剂生”过多,学生基础差,老师讲的听不懂,布置作业做不出,课堂纪律差。我上课都这样批评学生了,“张三李四同学,请不要讲话,以免影响王五同学睡觉,可以像赵六同学一样安安静静地看课外书,或者像刘七同学那样低头玩手机也行。”
二是面临复读生的压力。上届高三是新课改的第一届,学老教材的学生复读没有优势,能上大学的几乎都走了,这对应届生是有利的。从目前情况看,本届复读生会比较多,“突然“实施的标准化考场给了某些学生“措手不及”,今年高考失利的考生一个个正摩拳擦掌打算从头再来。每年复读生压应届生的现象也是高中教育的一大弊端。
形势是严峻的,压力是巨大的,既然教育市场化已成事实,学校也不得不抓应试教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在以考试结果论英雄,另一方面又搞那些花架子假大空的东西,以向外人展示他们在搞“素质教育”。 搞的那些验收、检查、评比等活动,既浪费师生时间和学校的人力物力,还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高考制度不改革,来这些虚东西何用?升学率上不去,学生都跑光了,面对墙壁去搞素质教育?并且他们搞的这些东西也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中国的教育改革各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先进经验”令人目不暇接,但教育界并没有达成一个共识,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因为对素质教育目前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评价机制,教师没有抓手;而应试教育能落实到实践中,是可以通过考分来评价的。你说素质高,但差一分大学也不录你,这就是现实!
刚在网上看了湖南卫视的高考天问:高考公平吗?令人震撼。面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普通中小学教师不知怎样做才是,不努力搞应试教育,感觉对不起家长,家长是眼巴巴地指望孩子上个好大学哩;但看那些对中国教育的批评,我们当教师的既是受害者好像也成了“帮凶”,普通教师不能改变大局,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按教育规律办事。对学生来说,该掌握的基本知识还是应该掌握,如果学生高考总分在300分之下,恐怕“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美国也有“高考”的,SAT考试(学术能力测试)已成事实上的全美“高考”, 如果要上好大学竞争还非常激烈,比如上普林斯顿大学,门槛非常高,录取率通常为10%。美国到中国来抢夺生源,同样是挑高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