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仰,一个被冷落的话题

(2012-01-16 10:21:51)
标签:

杂谈

分类: 德先生评时事

在我上篇博文中谈了信仰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谓美国精神,俄罗斯精神,大和民族精神,大韩国民精神,台湾精神,香港精神等都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和民族的信仰问题和凝聚力问题。但是,现在中国很少有人谈信仰。官方不谈,领导人讲话,官方的媒体都是大谈经济建设、谈时事、还有诸多的娱乐频道。近来是连篇累牍地说春运,新闻节目几乎一半的时间在说春运。春运之前说天气,特别说北京的天气,有一次午间新闻,半个小时的新闻就说了15分钟的北京天气。谈天气好啊,英国人见面就谈天气,不涉及个人隐私。今天天气,哈哈哈,哼哼哼,谁都不得罪,不担心犯错误。网上发有关天气的文章,不担心被挪到回收站或被私密。

如果官方来谈信仰也的确不好谈,说不出口,说了恐怕要遭网民拍砖。学者也不谈,因为谈信仰没市场,书难卖出去,还是谈发财致富,谈延年益寿好——这两个话题一直是中国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人人都希望发财致富,人人都希望长命百岁,这类书好销,也最多。

普通老百姓就更不谈了,谈钱是老少皆宜的。年关将至,春节福利就成了热门话题,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发了春节福利,按说应该高兴才是,但一比较心情反而弄糟了。我们有位老师的老婆是税务局的,听说购物卡都发了几千,他直接说自己是“吃软饭”的;还有位老师的老婆是交通银行的,“春节福利”要超过我们老师几个月工资,老婆直接对他说,没指望你那点钱养家,你的工资养活你自己就行了,你最重要的是把身体养好。这让我想起博友“大唐天竹”说的一句话,“别人春节发的是物质,领的是票子,老师们抱的是卷子”。当我今天又抱着卷子进课堂时(补课要补到腊月26,),就想起了大唐天竹的话,禁不住笑了。

但青年人还是侧重谈升学就业,恋爱婚姻,还有Iphone4;中年人则谈晋升、谈家庭、谈男女、喝酒打牌也是热门的谈资;老年人就非常爱谈健康问题了,看那些卖“保健品”的骗子,都是找一帮老爹爹老太太去听“讲座”。

没有人谈也没有多少人思考信仰问题。德先生看凤凰大讲堂,有一个学者讲俄罗斯问题,写《战争与和平》《安娜卡拉尼娜》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50多岁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信仰问题。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一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大作家应该是功成名就了,还思考什么信仰问题,80岁了还离家出走,精神有毛病了?但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托尔斯泰这样思考的人才使俄罗斯这个民族遭受了那么多磨难而俄罗斯精神不倒,因为俄罗斯人有信仰,有精神寄托。

发财致富,健康长寿也重要,也可以谈,但信仰问题、精神寄托问题同样重要。即使人人有钱,一个个身强体壮,但精神空虚又有什么用呢?鲁迅先生所说的那些“看客”身体也很强健啊!没有信仰,没有精神寄托,人人都活一百岁还不是行尸走肉。

官方有这样一番说辞,一切矛盾都可以在(经济)发展中解决,但德先生看不见得。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对乌坎事件的批示中就承认,这是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必然结果。信仰的问题,精神的问题,用物质解决不了的!贪官的家产都过亿了,几辈子都花不完了,但并没有住手;违法犯罪的大多数并不是穷人。信仰的问题不该被冷落,要振兴中华民族这是个绕不过的话题,必须重视起来。如果知识分子也不思考不谈论这个话题,就没有担负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