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外语该休矣
(2010-11-03 11:39:58)
标签:
幼儿外语教育 |
分类: 德先生说教育 |
德先生现在所教学生是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外语的,按说这批学生应该比前几届从初中开始学外语的学生学得更好。但我却感觉现在的学生更差了,不仅语法方面这不懂那不懂,听力口语方面也不显优势,为什么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外语的学生反而更差呢?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过早地学外语违背教育学、心理学。主张“学外语越早越好的人”
第二、过早地学外语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热情。看现在那些儿童英语培训班的广告词“轻轻松松学英语”“快快乐乐学英语”……你相信吗?德先生认为:无论什么轻松快乐的事只要有考试就不轻松了。快乐或许是有的,那不过是经过努力取得成绩后的喜悦,但轻松就谈不上了。德先生小时候受兄长和老师的影响学二胡,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喜爱。有时候连续拉几个小时,二胡曲也抄了几本,那是轻松和快乐的。但如果当时有谁给我规定了什么任务,必须考过几级,就不可能轻松快乐了——在紧张和压力的氛围下不可能轻松快乐。本来孩子刚开始学外语或许还有点热情的,但要考试,就得背记大量的单词、词组、句子、课文、语法,这可能轻松吗?如果考试的分数很低,学生没有成就感,他(她)不仅不会快乐,甚至会讨厌外语!我现在班上几个英语特差的学生已完全无法教,因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视英语为洪水猛兽了。我宁愿他们是一张白纸,从高中启蒙或许效果还好些。
第三、师资条件不具备。现在一下子小学、幼儿园都开起了外语课,而外语老师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于是,很多别科的教师改行当外语教师(当然这里面也有优秀教师)。殊不知,外语启蒙老师的语音语调却是最重要的。学生学了错误的发音形成了习惯,改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初学钢琴的孩子没学好不打紧,就怕把指法教坏。一旦做成了“夹生饭”,再怎么煮也煮不熟了。
第四、缺乏必要的外语环境。估计姚明没在幼儿园学英语,他刚到美国打球时英语说得结结巴巴。但看现在他回答记者的采访,已经是很地道的美国味了;易建联也一样,他在去美国之前连中文都说得少哩,因为他属于那种沉默寡言的人,现在也见他用英语和队友开玩笑了。如果把班上英语成绩最差的学生扔到美国、英国呆个一年半载,估计比班上任何一个学生英语都说得好。这充分说明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根据海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和历史经验证明,在没有外语环境的情况下,强制孩子每天拿出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外语,而在日常生活中仍在用母语进行交流,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幼儿那种没有理解的鹦鹉学舌般的学习没有任何实在意义。
我们这些内地的中小城市、农村不是旅游热点,根本就见不到一个外国人,也没有“英语角”之类,我们的英语也仅在英语课堂上交流。现在学生学外语的目的说穿了不过是“学以致考”。100个学生中不知将来能否有一两个用得上,这其中很可能还是像我这样为教外语而用上的。
当然,少数有外语环境或具有语言天赋的幼儿可以早学,至于一般的幼儿最好不学。现在英语已成为小学的主课,幼儿甚至低龄幼儿也花大量的时间学外语,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根据现实的情况看,从幼儿园就开外语课对有些孩子来说反而会输得更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