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还是两个家?

标签:
杂谈 |
婆婆要求她把工资上交,“孝顺”的老公不但没有拒绝,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一个家还是两个家?
■文/洛洛
时针已经指向22点,我拖着疲倦的身子上了床,刚刚躺下来,周齐也跟着我上了床。我知道,他有事要说。
周齐略微沉默了片刻,然后吞吞吐吐地说:“妈说,你花钱有些大手大脚,不会理财,她想帮咱们管理钱,让你把每个月的工资也交给她……”我一听周齐的话,腾地坐了起来。“什么?让我也把工资交给她!你每个月的工资已经给了她,现在竟然连我的也让上交,是打算经济封锁吗?这些年,我们俩的付出还少吗?为什么还这样‘克扣’?”我一坐起来,就开始发泄心中的怒火。
“你小点儿声,让妈听到多不好。”周齐恶狠狠地盯着我,怕被对面卧室里的婆婆听见。“听见又怎么了?只能她做,不许别人说吗?”我仿佛被怒火烧得长了胆儿,有些不管不顾。“行了行了,差不多就行了!”周齐不耐烦地盖上被子,背过身子去,不再理我。我知道,我惹怒了这个把婆婆的话视为圣旨的男人。可我一肚子的恼火和委屈,他有没有体谅过我?毕竟,这些年我也为这个家付出了不少啊!
跟周齐结婚之后,我才知道婆家欠了一些外债。公公婆婆只有周齐这一个孩子,还债的重担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周齐的身上。周齐跟我结婚之前,就月月将工资交给婆婆;跟我结婚之后,这习惯并没有改变。对于他这个“孝子”来说,打破多年来将工资交给母亲的习惯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考虑到公婆繁重的债务,我也就“宽大处理”了。
就这样,两年过去。家里的吃喝几乎全是由我来支付,一个月下来常常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去年年底,公婆家的外债终于还清了,还完最后一笔钱的那天晚上,婆婆做了满满一桌丰盛的饭菜以示庆贺。饭桌上,婆婆异常激动,她不停地给周齐夹菜,还频频举起手中的酒杯:“这么多年,多亏了周齐,要不,咱家这债得到啥时候才能还完啊!”我当时并没有多想,只以为婆婆夸周齐就是在夸我们俩。谁知道,我后来竟然从亲戚那听说:婆婆对我很是不满,说我这么多年没有帮他们还过一次外债,我听着真不是滋味。
还没顾上多想,事儿就来了。外债刚刚还完几个月,公公就得了一场重病,为了给公公治病,我还拿出了几千元的微薄积蓄。那天,将钱递给婆婆的时候,我看到她眼睛里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神情。后来,周齐无意中跟我说起婆婆后来问他:这两年,她只有这点儿积蓄?我听,苦笑了一下:我能有多少积蓄啊。周齐的工资都交给了她,家里的花销全靠我的收入,我偶而还要给母亲寄些钱。
现在,周齐跟我说,婆婆嫌我乱花钱,让我把工资也交给她,这理由听起来不怎么有说服力。婆婆列举了我乱花钱的诸多罪状,比如,经常买水果,给孩子买个水壶就花100多元,给自己频繁添了几件衣服,吃饺子用勺子捞就行,根本没必要买笊篱……正常的开销都被婆婆说成“乱花钱”,我不禁有些抓狂。我心里明白,婆婆是觉得我手里的钱“不透明”,她要彻底掌握我们小两口的总收入。
我越想越恼火。但周齐是站在婆婆那边的,他的观点是:家里有老人在,就万事老人说了算;如今,婆婆让我上交工资,我不交就是不孝。我没有想到,周齐竟是这样的态度,我气得浑身哆嗦,和他大吵了一架。最后,周齐摔门离开了房间。
周齐真是个“孝子”,他仿佛是要向婆婆表忠心,竟然在我面前脾气越来越大,我们的争吵越来越多。我知道,周齐在用争吵表示他对婆婆的孝敬和对我的不满。每次看着周齐那焦躁的神情和对我的不管不顾,我的身体里都有一股反弹的力量,仿佛有许多小人架起了枪炮,要和眼前这个男人进行一次次战斗。
我和周齐吵架的时候,婆婆从不劝架。有一次,公公看到女儿在我怀里被吓得哇哇大哭,便出来劝了两句,结果被婆婆骂回了卧室。从那之后,公公也再没有出来劝过架。一边是跟自己怒目相对的周齐,一边是袖手旁观的公婆,我常常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好孤单。有几次,我和周齐吵完架,就一个人搂着孩子在阳台上坐到天亮,孩子睡着、我哭着。
周齐开始跟我分床而睡,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冷到让人觉得日子真漫长,一个月的时间,我竟然仿佛过了1年。还不止这些,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周齐竟有了第一次的“暴力”行为。那天,我和周齐又争吵起来,吵着吵着,婆婆竟然站出来数落我的不是,我的脑袋“嗡嗡”作响,突然像要爆炸了一样。我转向婆婆开始指责她,说是她把我们的夫妻关系搞得一团糟,说她是一个刽子手……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周齐的巴掌就狠狠地落在我的脸上。我的脸顿时生疼,随之而来的,还有心口的疼痛。我强忍着没有流下眼泪,这样的场景之下,流泪似乎是一种耻辱……
我已经不知道后面的路该怎么走了。要我妥协、把钱交给婆婆吗?我怕是做不到。但如果我不那么做,怕是周齐和婆婆会继续闹下去。我想,是不是只有离婚这一条路了?
【专家点评】
谢际春(北京布谷鸟心理咨询中心)
本质是“一个家”还是“两个家”的问题
这个家庭目前形成了两大阵营:公婆+儿子是一方,媳妇自己一方,3比1,形势明显对媳妇不利。
表面上看,两方阵营争吵的重点在于儿媳是否应该上交工资给婆婆,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矛盾背后实际隐藏的分歧在于这个家是“一个家”还是“两个家”的问题。
以婆婆为代表的是传统“一家”的观念。她虽然知道“儿子成家了”,但在心理上压根就没有和儿子分家,也不愿承认他已经独立了、组织了另一个家庭。婆婆还是固守着“一个家”的概念,而儿媳只是在原有家庭基础上额外加入的一分子,属于外围从属地位,不能破坏原来的家庭结构和等级顺序。也就是说,儿子结婚对于婆婆来说,不是儿子分出去,而是媳妇加进来。照这个逻辑,婆婆自然还是“大管家”,她要求媳妇上交工资由她支配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儿媳这个年轻人来说,生活在这个时代,恐怕没有办法成为古代三从四德、忍气吞声的小媳妇。结婚对她而言,是脱离了原生家庭,和丈夫组建一个新家庭,而绝非加入公婆的家。虽然和公婆住在一起,但她认定这是两个“家”,她、老公和孩子是她的核心家庭,公婆则只是丈夫的父母而已。
丈夫周齐的问题在于:1.他把独立和孝顺两件原本并不矛盾的事情对立起来了;2.在处理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媳关系时过于简单,只会一边倒,缺乏圆融与智慧;3.深层里,也许他存在依赖和依恋的问题,所以导致他迟迟不能或不愿和原生家庭实现心理上的分离。
【专家诊断】
有救
1.改变现有三角沟通的方式。目前,她和婆婆的对话都通过周齐来传递,事实证明,这个任务对周齐来说难度太大,他难以胜任。结果越传越糟,非但两边作难不讨好,得罪老妈和媳妇,也无法将婆媳之间的战火熄灭,只会让战争升级。所以不要再通过他传话,改为儿媳和公婆直接对话。
2.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要停留在交工资的问题上,而应直捣核心:建立“两个家庭”的界限。如果有可能,小家最好搬出去单过。它的作用就像成人礼,通过具体的形式提醒周齐,该独立分家了;也提醒公婆,他们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应该放手让他成立一个独立于父母的家。如果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实在没有经济能力再另买或租一套房,住在一起也要做到两家分清楚。
3.先争取老公的支持。考虑到周齐担心的孝顺问题,做他的思想工作时,一定要先承诺分家也会孝敬公婆,不管是生病还是债务,都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的父母。
其次让他明白,分家和孝顺是两件事,只要夫妻好好商量,完全有可能做到二者兼顾而不冲突。比如,工资由你们自己掌握,但协商拿出多少孝敬父母。
用激将法鼓励他切断“脐带”,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成家。
强调两家分开过的好处。可以避免家人之间的许多磕磕绊绊,也使他免受夹板气、两边为难等。
4.心平气和地和公婆提出分家的要求。只要你温和冷静,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吵架和情绪失控,这样的要求其实于情于理很难驳斥的。如果你再进一步给他们奉上“明理”的高帽,我想,他们找不到理由拒绝。你的公婆也明白,毕竟现在不是封建时代,“家长制”很难行得通。你还可以暗示他们去问问周围年龄相仿的邻居好友,强收儿媳妇工资卡的恐怕少见,经济互为独立应该是绝大多数的做法。
Tel:(010)8422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