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从学者到商人的第一桶金

(2006-05-18 14:22:10)
分类: 感悟人生
昨天,在我无意中翻看《东方企业家》杂志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段对我的评价:“横竖有钱挣的中国信息服务商老大。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兵的郭凡生,一手开创了分类广告的印钱机器。尽管被列为不入流的行当,但他却借助互联网成就了最具含金量的上市公司慧聪国际。十余年间他极力推动的劳动股份制,一度被人指责为“骗人的把戏”,也一举打造了126个百万富翁,绝无前例。”

于是,我又回想起了自己赚得第一桶金的过程。

在1992年的时候,在中关村的高梁路斜街,我用身上仅有的7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于是一家叫慧聪的小公司成立了。而今,曾经出现在这条街上的各种“个体户”大都早已销声匿迹,但却只有一家名叫“无名居”的饭馆和慧聪公司活了下来。

当时是我在自己的经济理想几度夭折之后,最终在打造民营企业的过程中找到了落脚点。我一手开创的分类广告也曾被列为不入流的行当之一,但却借助互联网成就了最具含金量的上市公司——慧聪国际。我力扛“知识经济”这面大旗,十几年间极力推崇的劳动股份制一度也曾被人指责为“骗人的把戏”,但在今天却一举打造了126个百万富翁。

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钱的人才是白手之人。12年前的我拥有知识,拥有信念。所以,我认为自己算不上是白手起家。大家都传说我的身价已高达数亿,但我却很淡然。我从来不是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人,那么我的身价到底是多少呢?我曾被邀请去做演讲的费用是2万元。我认为这才是我的身价。在慧聪上市之后的三年间,我们创造了100多个百万富翁,这在上市公司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

我先后曾在内蒙古建委研究室、中国体制改革研究所、北京科贸、中国工商经济咨询公司等国营企业中任副总等职。在亲力亲为之后,我发现国营企业的体制根本无法做事情。在彻底发现理想在现实中无法靠岸时,我决定自己创业,我希望在自己的公司中将之前的理论研究理念转化成企业实际运作。在1991年,我承包了某公司的商情分析中心,依靠以前为企业进行信息服务的基础,开始了商情服务的探索。终于在1992年10月18日,由我出资7.4万元,注册资金14.8万元的慧聪公关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我开始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将家电、计算机等经销商的报价信息收集起来,进行分类、加工处理。

最初,我是以投稿的方式在《首都经济信息报》和《计算机世界》开辟了家电和计算机产品报价栏目,后来开始油印小16开本《中国商情快报——家用电器》,面向北京家电商场发行。这就是慧聪商情的前身。由此,慧聪首开了国内以商情报价为特征的商情分类广告的先河。我认为慧聪的角色实际上是帮商家和买家都省了钱,我们再从省下的里面拿出一小部分,所以我觉得这个钱挣得合情合理。

但在中关村的许多商家眼中,这是一种最不入流的做法,我也曾遭到众多商家的指责,有一次我甚至被客户赶了出来,然后又不得不“腆着脸”走回去。但在信息披露、竞争透明化的压力下,终于有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了这种方式。于是,我便轻松地挣到了第一桶金,不到一年慧聪的收入就超过了100万元。当时在中国挣到第一桶金很容易,因为很多优秀的人不来经商,市场也还不规范。而现在挣钱比那会儿要难多了。

大家说我是学者郭凡生转变成了商人,但我对成本等商业问题仍然很模糊,于是也开始慢慢地摸索管理。但至今我都觉得创业是被逼上梁山。其实创业的道路不是我选择的,也不是很理性。所以我觉得如果太理性就会进行严密的风险分析,也许就无法创业了。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进入郭凡生慧聪博客查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