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487f7637jw1esyqa1doyuj20jg0t5acy.jpg
2008年1月,在金融海啸即将来临,华尔街大量裁员之际,年仅20岁的广州姑娘李源,却在华尔街谋得了年薪超过百万元人民币的职位,成为华尔街最年轻的中国姑娘!记者采访了李源的母亲——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的袁爱玲教授,听她讲述如何培育女儿成才的故事……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幼儿阶段是习惯最易形成的时期。趁机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与习惯,可谓最经济的教育投入。——袁爱玲
从女儿1岁开始,袁爱玲每天在女儿睡前讲故事。很快,李源就形成了听故事睡觉的习惯。教女儿认字也从1岁左右开始,家里的东西都贴了标签,女儿很快养成了实物与文字一起认的习惯。
李源觉得记忆文字很有趣,所以才会记忆。袁爱玲这么看,从不让孩子觉得记忆是件苦差事,如果勉强孩子记忆,这种教法是不科学的。只有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家长才好让她学习。
袁爱玲觉得,在5岁前培育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尤其是对阅读的热爱,后来几乎可以完全放手不管。正是在鼓励她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培育出了孩子善于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
李源常请小朋友来家里玩。不管家里来多少孩子,不管把房间弄得多么乱,袁爱玲从来都热烈欢迎。正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培育出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与人融洽交往,才能有健康的心理。
当然,李源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尤其酷爱清史,因为小时候听喜欢历史的爸爸讲了许多历史故事。李源最喜欢庄妃,庄妃是皇太极的妃子,因是顺治的母亲,又被称为孝庄皇太后。李源是这位传奇女子的超级粉丝,高中时还写了两万字的《庄妃评传》。高中三年,李源让父亲陪着她三上东北,参观沈阳故宫,还前往抚顺和新宾凭吊皇太极和明朝决一死战的萨尔浒古战场,到赫图阿拉老城寻觅努尔哈赤的踪迹……
培育出孩子的上进心,是一劳永逸的事,就像给她的帆鼓满了风,她会乘风破浪自己前进。
李源考华师附中那年,袁爱玲考博士。结果那一年三喜临门,女儿考上了附中,妈妈考上了博士,还晋升了高级职称。正是这样树大志的教育,让李源学习动机明确,富有进取心。
心中有理想的人,遇到任何挫折都不会消沉,即使遭遇生死考验——一天,李源在校园骑自行车,被一个家长不小心开车撞倒,还被车拖了7米多远!万幸,李源除了全身被拖得血肉模糊且造成轻微脑震荡外,没有骨折。
住院一个多月,李源成绩一落千丈。女儿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又遇到成绩下滑的打击,受得了吗?经历过生死,她会不会从此看淡人生,不再刻苦,过一天混一天?袁爱玲有些担心。后来,她看到李源报考美国大学时的作文,写的正是这场车祸:我当时恨不得把病床搬到图书馆!多么坚强上进的女儿啊!袁爱玲眼睛湿润了……
李源在网上报考美国的大学,托福考了633分,其中作文满分,SAT(美国高考)考了2390(满分2400)。李源用三年半时间完成了康奈尔大学学业,她是康奈尔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李源在大学三年级暑假到香港赫赫有名的摩根大通实习,一个暑假,摩根付给她近10万港元酬金。
纵使在摩根实习过,求职的路也并非完全顺利。李源应聘高盛,一路过关斩将,但在只有一个竞争者的最后关头被淘汰了。她一点也不气馁,继续努力。最终,日本的一家银行、香港的汇丰和华尔街的一家金融机构都发来了录用通知。李源选择了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一年后,李源被华尔街这家金融机构派驻日本东京。
儿行千里母担忧。尽管李源性格坚强、不依赖父母,可是每到一地工作,父母总是放心不下,要去看望她。在香港半山公寓俯瞰维多利亚港湾,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岸欣赏曼哈顿夜景,在东京湾寓所眺望彩虹桥和东京塔时,袁爱玲都有同样的感慨:女儿已不是父母手中的风筝,她正依靠自己的力量奋力拼搏,在天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