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心灵》:青春无论斑斓或斑驳,梦想都是最纯的颜料

标签:
娱乐 |

文/黄鑫亮
原来的大学和大学之外是有着高墙的,墙外的人不知道墙内的人在干什么,墙内的人谈诗歌弹民谣谈理想;后来扩招之后的大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稀释了这堵高墙,墙内人干的墙外人也干,只能说这堵围墙仍然围着有表演系的艺术院校,一个新生报道都会引得媒体水泄不通。《纯洁心灵》就是这么一部瞄准社会青春群体中艺术院校的一部电影,它或许能拆掉大学墙内和墙外的“最后一堵围墙”,又或者说观众一睹这部电影之后,围墙早已从他们的心里拆除了。
关于艺术院校的表演系,总是有着一个又一个传说,也是流言蜚语制造地。急需有一部像《纯洁心灵》这样的电影来帮表演系艺术生们驱魅,如何驱魅,第一步就是敢于坦诚青春的斑斓或斑驳,表演系艺术生的斑斓不消多说,颜值能快速兑现,这样的斑斓也会被仇富的心理扩大甚至扭曲;青春的斑驳则是不少青春片欲言又止的,《纯洁心灵》直击演艺圈潜规则和灰色交易,这部电影导演和编剧毕志飞是表演系硕士和影视学博士,这部电影的很多情节来自于他的真实经历,但他说不是为了揭露黑暗,确实如此,青春会有歧路,年轻难免走错一步,把这些情节呈现出来,无惧观众们的议论,才能更好的让有着梦想的表演系艺术生们不再被妖魔化。
这部电影由18位国内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出演,“全新人”的阵容既是对于这些科班学习多年的学生们的一次实践,所演的是他们最熟悉的艺术生学习生涯,又是他们的本色出演。片里的海亚影视学院表演系2010级本科班,生源优良,引人瞩目的“准明星班”,这样的定位就是无数艺术院校表演系学生的缩影,颜值和名声是最强大的无形资产的当下,表演系学生就真的是“天之骄子”,外界人会把他们误读成毕业后什么都唾手可得,读书期间就是锦衣玉食、跑车迎来送往,偏见让表演系学生与同龄人渐行渐远,捧杀甚至会吞噬掉他们的初心,这部《纯洁心灵》就是讲述的这群表演系学子们如何赴这场荆棘遍布的青春旅程。
目前的所谓青春片不少,大多是隔靴搔痒,聚焦的要不就是综合性大学学生,要不电影到了后半段连这是个什么学校也交待不清楚,更多导演愿意闪躲这些学生的属性,他们的镜头只会从青涩爱恋滑到残酷青春,落脚点一定是一个叫情怀的一站,实则这样的青春是被架空的,青春有青春的共性,但同一个大学的不同专业、不同大学的学生们有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纯洁心灵》就是专注于艺术院校的表演系学生,这是走进青春的突破口,这是看清青春的放大镜,更早的接触社会、更赤裸裸的诱惑、更挣扎的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展现这群学生就是揪住了更多学生心里的“魔鬼”。其他的青春片至多只能描绘两三个主角的大学生活,而戏剧的冲突性就要求他们要不是学霸要不就是学渣,当然也能两者之间自由转换,但却丧失了大多数,《纯洁的心灵》别出心裁的有11条人物线索,这就能融进更多性格的碰撞以及商业和艺术的平衡,高颜值之下有更深邃的内容。
此刻和将来会被聚光灯笼罩的这群表演系学生,聚光灯会映照出他们的可人和鲜嫩,但他们皮肤上的灰尘、衣服上的褶皱、甚至不经意的表情也会纤毫毕现,聚光灯散去之后他们会有一种空乏感,这样的亮度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常态,而却是他们的黑暗。《纯洁心灵》就是这么一部能洗涤疲惫的学生们心灵的电影,就如黑夜里洒下的星光,仰望星空,才能不忘将追求梦想的星光带上舞台,青春的涂鸦无论斑斓或斑驳,梦想都是最纯的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