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为馅,《七十二层奇楼》还真是“摸着黑爬楼”
标签:
娱乐 |

文/黄鑫亮
《七十二层奇楼》首播之后,点赞和质疑皆纷至沓来,习惯了欧美野外生存类综艺和日韩游戏类综艺逻辑的观众,乍看这档文化探秘原创综艺,难免会不适应,加之看得出南派三叔想往七十二层奇楼里装进更多容量的内容,这也导致了第一期节目衔接甚至是来龙去脉有些交代不清,就拿《七十二层奇楼》节目理念的神秘传说,一层层的楼随着时间推移沉落地下,这就能拿一期来描绘,然而之前没有类似综艺的先例,让节目组和南派三叔也无法捉摸出适合观众口味的众元素的一个配方,比如说观众对于历史类内容的容忍度,所以说《七十二层奇楼》还真是摸着黑爬楼。
但爬楼每一步都掷地有声,《七十二层奇楼》巧妙的是拿传统文化为馅,而非像有的文化探秘类节目端上来就让年轻人干啃传统文化,《七十二层奇楼》这碗饺子的皮是年轻人粉的人气明星,比如赵丽颖、吴亦凡、吴磊、陈伟霆和刘畅等,而老汤则是南派三叔的小说的风靡程度,有南派三叔把控,才能保证传统文化的馅是真材实料,而不是花拳绣腿。

多场景的交织和多次元的更替,也使《七十二层奇楼》更炫,比如南派三叔和刘畅、娃儿这里的一个现场,多块屏幕,其他成员行动尽收眼底,而其他成员背负的责任就是救出南派三叔,粘上小胡子的南派三叔演技不凡,而节目的其他主要嘉宾则是山洞的机关和幻境以及古村落切换,色调极其丰富,而嘉宾们的画风也随着场景的变幻有了用武之地。
再来说说《七十二层奇楼》如何拿捏剧本和嘉宾临场发挥的比例,这里所谓的剧本更多只是给嘉宾们出题,而解题步骤和方程式是要嘉宾们来列出,就像节目里一道题的答案是没有答案,其实这些题目也是没有答案,或者说多个选项。嘉宾临场发挥那是南派三叔也无法预料到的,像大张伟这样的综艺咖,与吃饭的大叔、绣鞋垫的大姐们的对歌那都是信手拈来,第一期嘉宾大张伟是个性比较鲜明了,但是王小利和任达华这两位大叔以及吴亦凡和吴磊这两位小鲜肉,接下来的节目也要能立flag,而不是纯粹建立于粉丝眼里的他们的原有印象和盲目炒cp,再好的综艺框架也要由嘉宾们去填充。
《七十二层奇楼》的视效由实景和虚景组合,呈现传统文化的路径也是虚实相间。比如嘉宾们来到的“板凳村”,所有人白天都踩着板凳走,只有到了晚上才能下地行走,这样的规矩确实是南派三叔想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节目的悬疑,但是他们到的苦竹寨确实是一个千年古寨,建于唐宋,盛于明清,游戏设置也是围绕着古风和景致,尤其是夜晚舞动着的板凳龙,俯瞰下去唯美又壮丽,以嘉宾们舞动着板凳龙笑靥如花做一期结尾,让人意犹未尽。

与其他综艺单期就是单独的一个单元来看,《七十二层奇楼》更像是连续剧式综艺,第一期也只能初见端倪,南派三叔运筹帷幄,这块原创综艺试验田才播下了种子,以这样的土地面貌,你是猜想不出收获时的硕果累累,原来也有一些综艺想走走传统文化的路子,但他们没有《七十二层奇楼》的气魄,至多只是实验室,而不是像《七十二层奇楼》遍布大江南北的尝试,这是空间的拓展,从时间来说,这档综艺也有着三个时态,未来时是幻境,进行时是南派三叔的控制室,过去时则是回溯民风民俗,这也是《七十二层奇楼》“奇”于哪里,而纷繁的瑰宝式传统文化,又保证了《七十二层奇楼》的“绮”,以往的综艺看了笑了忘了,这档综艺是少见的能二刷的综艺,值得慢慢看,细细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