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声夺金“美女版曾轶可”最抢眼球?

(2010-01-03 15:11:45)
标签:

娱乐

先声夺金“美女版曾轶可”最抢眼球?

文/黄鑫亮

 

现在广东卫视有一档直播的比赛,叫作“先声夺金”,这是一档比较有趣的比赛,看得出广东卫视筹备这档节目也是花了一番心血的,这几天晚上主持人评委工作人员陪着一群追求梦想的小朋友“折腾”,也怪累人的,而且其中有些选手的表现也怪雷人的。相比于其他的歌唱比赛,我觉得先声夺金的优势就是选手的多样化,尽管目前已经进行到了总决赛的阶段,但仍有不少选手是相当“原生态”。

 

这其中比较抢人眼球的就是两位了,一位是被称为“小许巍”的冉渊,另一位就是被称为“美女版曾轶可”的葛梦娇。当然两人在比赛里的成绩实在不足以令人称道,但不妨拿快女比赛的曾轶可做一个例子,同样在排名上不占优势,但人家现在已经率先发专辑了。所以现在讲究的是一个“眼球效应”,您身上可挖掘的东西多,您就是一座“金矿”,无数唱片公司会向您“垂涎”;而即使您唱功了得,但走的路数还是十几年前那一套,那您“嗟,嗟,嗟……”的喊破喉咙,馅饼也到不了您的口中。

 

我们不妨可以揣测下先声夺金究竟需要选什么样的选手,究竟什么样的声音算得上“先声”而非“先生”,在我看来很多选手的声音实在是“老声常谈”,所以冉渊尽管唱功了得,和许巍的声音相似度十分之高,但我并不看好其会在先声夺金的比赛里走得更远,我不知道冉渊为何造型上还要尽量往许巍的风格上靠,我也不知道这样的选手为何会得到常宽的力挺,甚至我也不知道模仿秀会不会真的成为未来歌坛的剑走偏锋的力量,因为不得不否认,有很多人喜欢怀念,怀念过去的经典,也许这样的市场真正能给冉渊这样的歌手一个大蛋糕,但我可以很明确的判断出,至少这样的声音不是“先声”,如果在未来几年里这样的声音又流行起来了,那我只能说这是一种复古的“先声”。

 

先声夺金“美女版曾轶可”最抢眼球?

 

所以说先声夺金好玩的选手着实不少,如果不是歌唱比赛,我会觉得这项比赛实在是完美了。比如之前在网上已经声名雀起的“美女版曾轶可”葛梦娇,第二场她就闪亮亮相了,感觉她的头上的光环的确要比其他选手多几圈。而“娇哥”声也在网上和现实里此起彼伏的响起,单从词组的咬文嚼字来看,“娇哥”比“春哥”、“曾哥”更有意义,因为“娇”形容女性,而“哥”形容男性,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恐怕会撼动几百年以来汉语里的语法。

 

先声夺金的赛区很多,选手也很多,这样的比赛选手好象是走马灯一样,不要说观众,恐怕评委也看花了眼挑花了眼,不过幸好选手之前的实力差距比较悬殊,我初初一概括就可以发现不少选手在演唱时犯有以下的毛病:

1:选歌爱选英文经典歌曲。大概是这些选手平时实在太爱这些歌曲了,所以就想唱就唱了。但显然在一个有规格的直播的舞台上,这样的选歌实在过于草率和单纯了。因为这一类歌曲的英文咬字和中文咬字就很大的不同,而不少选手显然没有在这一点上仔细推敲,再者这样的歌曲的原唱实在太深入人心,不少选手只是一味照摆原唱处理歌曲细节的方法。而百鸟争鸣垫底的并不是乌鸦,而是鹦鹉。

2:某些男选手身材实在太苗条。本来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但关键的是恰恰这些选手是唱跳结合的选手,而身材太过于苗条的男选手在舞蹈上的power显然不足,某些动作做起来会显得很不到位,某些动作看起来给人一种阴柔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唱跳型的男选手还是需要一些腱子肉和肱二头肌的,因为这样身材的舞动才更有张力。

3:很多选手的演绎方式太直白。因为在一个卫视直播的大型比赛里演唱,并不是在KTV里发泄式的演唱,发泄式的演唱可以不分轻重缓急,自己怎么高兴就由着自己怎么来,但在这个直播的舞台上显然观众没有兴趣和义务来接受你宣泄的情绪,恰恰相反观众需要你的歌声能够唱到他们的心头上。所以这个时候的演唱肯定是要有层次的,肯定是需要文言文,而非白话文。

 

先声夺金“美女版曾轶可”最抢眼球?

 

当然也有很多综合素质很高又不失个人特色的选手,比如陶奕江、邓英婷、喻佳丽。总之随着比赛的深入,相信以上的选手也能更多的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