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衣》成为中年人情感百科全书?

标签:
娱乐 |
文/黄鑫亮
看《嫁衣》看到现在这个份上了,越发觉得这是一部情感版百科全书式的电视剧,因为诸如“一夜情”、“婚外恋”、“姐弟恋”等等都囊括其中。当然肯定有人觉得中年人还需要什么情感百科全书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就是一部书了,或是还有人觉得中年人都是老夫老妻了,对情感方面都是轻车熟路,更多的是对他们青春期儿子或女儿的说教。实则不然。
尽管从中年人的情感经历分析,大多都是已经经历了“七年之痒”,然后在有点痒之后也隔靴搔痒了一把,现在这样的伤口都基本处于结痂状态,但我认为结痂的过程最难受。《嫁衣》里的很多人物都在“结痂”,所以才感觉到每个人物的内心其实都在纠结。当然这也并不全是一场“伤疤”中年人的情感游戏,里面还有青年人,比如像焦阳、小唐,他们掺活到这场中年人的游戏里,其实整个游戏的规则就变了,因为青年人之于中年人而言,可以亮出一场王牌——年龄牌,更关键的是他们可以不按常规的亮出这张王牌,就好比小唐能够抢自己师姐的老公,就好比小偷焦阳能让中年妇女发生情感上面的360度转弯。
当然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只有一位,就是管静竹。他的中年情感生活中,遇上了四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四个男人个个都需要她的呵护,而三个女人却个个都会被她呵斥。当然实际生活里,有像管静竹这样丰富情感经历的中年人毕竟还是少数,但是若截取管静竹的一段经历来看,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把情感表现的对象放在年轻人上,所以放出来自然也是给年轻人看。其实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中年人更需要一部把焦点放在他们身上的电视剧。其实说白了,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感情经历说白了就是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然后穿插进三五痴男怨女,最后就为生活里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吧。很少有电视剧可以注意到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微变化,大多数男女主人公的脸好象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都快可以赶上去演川剧了。
塑造管静竹这个人物的高明处就在于,她的情感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她的情感也并不是说变就变的,她总是在自己的情感里反复、沉沦,她也总是在舐舔着自己的情感创口。随便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从不同意和端木林离婚,到后来的没有什么条件的离婚,再到看到自己好朋友的恩爱感情引发的情感宣泄,就可以看出管静竹在妥协与抵抗里游离;从把自己的自闭症儿子让小保姆带会乡下生活,再到后来自己来到乡下看见的情景,再到后来毅然把儿子带回到自己的身边,也可以看到管静竹既向往一种全新的生活,又情不自禁的把生活的重压压在自己的身上。人总是处在矛盾中,剧里这样矛盾的人物又何止管静竹一人。当然这样的人物设置也更能表现出中年人对于情感的一种无奈和麻木,年轻人谈恋爱谈不成可以分,而中年人已经进入了“围城”,而且坚固的“围城”的一砖一瓦很可能是他自己给自己搭起来的,就是这样被自己包围的情感生活。